摘要: 李恩成:我很喜欢草虫,小时候接触的很多,现在也会养几只蝈蝈、蛐蛐、油葫芦等,把它们从罐子里或笼子里放出来在画案上逗趣是很开心的事情,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但是画得还真不多。这次草虫邀请展倒是激发了画它们...
原标题:画草虫,是艺术家的小“情趣”吗?
玩虫是古代文人的雅趣之一。对于草虫,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雅士都用诗句、画笔来描绘。近日,“海上星象”系列展之“水墨生灵——全国名家草虫题材邀请展”亮相徐汇艺术馆。 展出的草虫作品,追求诗、书、画、印的统一,小小的草虫与大段题诗、多枚印章结合,使画面充满了书卷气。它们有的使用了古人的画论或诗词,借古人情怀抒发胸臆;有的在技法方面更显当代的表达方式,画面具有现代感。
草虫题材是一个画史上的传统题材,内容宽泛,对艺术家来说,创作这样的题材既有自由度,又有可参照的标杆,用雅集的形式创作参展,心态自然轻松。不过,在当下一大批大主题、大题材展览中,画草虫这样的小题材会否担心被批判为艺术家的小情趣?画草虫的意义何在?解放日报·上观记者与一些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们展开了对话,听听他们有什么话要说。
记者:为何选择“草虫”这样的绘画题材,画虫子和画大题材、大对象哪个更难?
郭子良:画草虫的情调与画大题材或大对象不一样,方法也不同,各有难度,各具情趣。应该说,像草虫这类小题材更贴近大众的审美趣味,对这些弱小的动物昆虫的欣赏与关注,更能激发观者的喜爱与同情心。所以,这类小题材更能使观者喜闻乐见,它在绘画史上的地位是不输于大题材的。当然前提是画得好,构思要巧妙。
薛俊华:花鸟鱼虫是许多人童年乃至现今生活里一个重要的伙伴,身边熟悉的事物往往会走进绘画创作成为母题继而衍变为中国画的经典题材。这些题材既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又蕴含深意,发人暇思。案头品鉴作为中国画的重要欣赏方式,尤其青睐于虫鸟鳞介,给人生机勃勃、意趣盎然之感,所以艺术如能贴近身心也就更容易融入当下的生活,使艺术欣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李恩成:我很喜欢草虫,小时候接触的很多,现在也会养几只蝈蝈、蛐蛐、油葫芦等,把它们从罐子里或笼子里放出来在画案上逗趣是很开心的事情,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但是画得还真不多。这次草虫邀请展倒是激发了画它们的兴趣。画小虫子并不比画大画容易,但能开拓出新的思路,也饶有兴致。这次展览表现形式多样,精彩纷呈,除了个人不同的画法和着眼点之外,还体现了不同画风和地域特点,比如上海、南京细腻精微、当代性强;四川质朴;山东粗放厚实一些。画面背后呈现出来的交流碰撞尤为可贵。
记者:作为成熟的画家,有没有担心画草虫被批判非主流、主题不够重大、画家小情趣等等?
李恩成:现在很多展览动不动就做重大题材,一方面画家很累,展示上也会有重复陈旧的一面。这种小品形式的草虫展贴近生活、喜闻乐见,能画出真性情,观众看着也好玩。我们画画不考虑主流、非主流,凡是源于内心的需要就是美的。
庞飞:研究传统最怕泛泛而谈,落不到实处。草虫是个传统艺术的小题材,虽然一直没有形成气势,但代不乏人,到齐白石形成了一个高峰。从这个小题目入手,正是找到一个接触传统、研究传统的契机。参展艺术家不管本身是什么研究方向,只要是在水墨范畴都和草虫题材有关联,无论是形神兼备的创作论还是笔墨意趣的生发,中国画创作都是一个整体,草虫题材完全可以以小观大,透过一草一虫,尝试触摸传统心法。因此画展的缘起是淡泊雅集,但也可谓有深意在焉。
记者:古人往往在草虫身上有所寄托,比如“寒蝉”、“寒蛩”等都有失意不得志的意味,现代人画草虫也会有寄托吗?
张迎春:这个邀请展把草虫作为特定主题来表现,我们不仅是客观去描绘了草虫的形态特征,更多的是通过草虫来表现作者自身对生活的看法,对所处环境的理解、感受,以及个人审美情趣在画面中的表现。绘画语言只有通过表现作者内心感受才真正有意义。
李恩成:古人更在意虫的寓意和寄托,现在画虫更注重虫子本身的造型美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以及画面布局的需要。古人读书多,更注重言语的内涵和寓意,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反映到画上也一样,我们现在就差得远了,更多关注于视觉感受。
记者:如果只注重视觉,画草虫会否跟古人差了一层文化底蕴?
李恩成:很多方面没法比较了,但新的时代有新的探索和新的研究尝试,不能说没有发展。比如形势更加多样,艺术家个人风格更加突出等。
甘永川:古人与今人语境不同,审美也不同。古代人没有大展厅,多为案头欣赏,今人更注重融合与拓展。
张迎春:笔墨当随时代,我们没必要和古人比。
记者:同样是命题作文的展览,当代艺术展会对主题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比如之前有跟山水相关的展览,他们会由山水想到环保,想到人的精神世界,这次草虫的主题会有所延伸,生发吗?
郭子良:草虫题材传统有,西方也有。题材并不决定形式,形式可以新可以旧,只要画得好。杨晓阳先生曾说,现在的绘画题材模糊化、主题多义化、造型意象化、章法多维化、用笔书法化。主题多义化是当代绘画的模式之一,即画的内涵不是特定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像庞飞的山水就有很多不确定的含义,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意韵。新中国有一段时期主题过于明确,像是宣传画,让主题不确定,可以引发更多想象或理解,其实古人的绘画也不是那么确定主题,只是跟今人的形式不一样。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