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理想与情怀:王少军笔间刀下的新文人“态”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1-01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雕塑总是容易把“仪式感”挂在脸上,笔间刀下最真实的状态总是容易被忽略,王少军所塑造的肖像,也经历了从“技”到“艺”再到“道”的一个过程,本次展览以“事儿”、“角儿”、“趣儿”为主题版块呈现了王少军的理...


“态——王少军艺术展”


        张雄艺术网讯(文/魏婕)雕塑艺术作为一种直观的空间艺术表达,不仅将这种可触的艺术形式,形象地表达了创作者的情感外,也借这种空间的感觉反映社会生活以及艺术家的处事态度,艺术理想都寄托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可塑材料上了。“态——王少军艺术展”122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出著名雕塑艺术家王少军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也将这些雕塑作品中承载的使命感以及对于当下“新文人态”的思考一一呈现。一个“态”,可以说是心态、态度、态势、状态,汇成了王少军所要表达的“新文人态”,这又将是怎样的一个“态”? 2016新的篇章刚刚翻开,当这一代雕塑家将“理想”与“情怀”注入到雕塑创作来是现实时,我们又将看到怎样的文化使命感?新的一年,不妨从这个“态”入手,挖掘这个社会中的文关怀。展期将持续至2016218日。


“态——王少军艺术展”展览现场


“态——王少军艺术展”展览现场


“态——王少军艺术展”展览现场


      雕塑容易把“仪式感”挂在脸上,笔间刀下最真实的状态总是容易被忽略,王少军所塑造的肖像,也经历了从“技”到“艺”再到“道”的一个过程,本次展览以“事儿”、“角儿”、“趣儿”为主题版块呈现了王少军的理想与情怀,之于当今社会所体现的关怀和他自我精神世界的内心独白,这些元素慢慢构成了王少军笔间刀下的新文人“态”。


       “事儿”


       王少军的作品会说事。一件作品在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同时,除了呈现出作品的内容外,也表现出独立的态势,作品在拥有了作者的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外,也是作者的一种在乎心态,这种态势还关于每一个观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让王少军的真实情怀被理解之后,带入到每个人的故事中,这“事儿”也算是说到人心底了。


       最平实、真实的情感是“事儿”,也就是王少军的一种在乎心态。


作品《慧》,2007


王少军作品《慧》,2007


       “角儿”


       每个人总是被贴着不同的标签过活着,也常常有人说,人生如戏,而我们就是不断地在角色扮演。而王少军的这个“角儿”,站在艺术思考的角度看,把自我的思想,角色带入到了一个个雕像中,这些雕塑肖像的面容写满了情绪,却也积蓄了创作者所赋予的“角儿”,但又跳脱出创作者的影子,活成了自己的样子,这也算是一种超然的状态了。


       “角儿”升华了“事儿”部分,将王少军对于生的意义、人生的思考、生活的状态都记录在这些思想的漫游札记里。




“态——王少军艺术展”展览现场


      “趣儿”


       “事儿”“角儿”早已奠定了王少军作品的基调与高度,但“趣儿”的部分就是王少军所要呈现的新的美感,介于在乎与超然之间。揭露了艺术家在创作时入戏的一种状态,有滋有味还有趣儿,或许,这些被王少军观之历史、自然、社会后呈现出来的形态,就是他所要表达的新文人“态”,介于现实社会中,被真实表达的“事儿”,被标签的“角儿”,最终也不过是一个态的呈现。


王少军“趣儿”系列作品


王少军“趣儿”系列作品


“态——王少军艺术展”展览现场


“态——王少军艺术展”展览现场


“态——王少军艺术展”展览现场


“态——王少军艺术展”展览现场


       王少军的理想与情怀就都埋于此了,建立在个人情感倾诉上的文化使命感,王少军却把雕塑这份仪式感体现的真实而又有趣,是另一个王少军,也是另一份众生相,是一种情感寄托,却也已然成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寄托,王少军树立的艺术形象背后,是新文人“态”的表达,也是理想与情怀的归宿。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