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月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行的“毕加索•我为画狂”展览,将毕加索颠覆性意义的公众形象摆上舞台,以时间与主题为序,重温那个为画而疯狂的天才毕加索,展期从10月7日起持续至2016年2月29日。
巴黎大皇宫展出的莫瑞吉奥·卡特兰雕塑作品
图片:© Rmn-Grand Palais / Didier Plowy,Paris 2015
张雄艺术网讯(文/魏婕)10月25日毕加索迎来了134岁诞辰,作为现代艺术的代言人,他身上被贴满了画家、雕塑家、陶艺师、版画家、设计师等一系列的标签。毕加索这位大师在艺术圈的热度依然不减,在不久前的佳士得上海2015秋拍上,毕加索的《19件银盘》成交价最高。时至今日,你是否也开始对毕加索有点审美疲劳了?但本月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行的“毕加索•我为画狂”展览,将毕加索颠覆性意义的公众形象摆上舞台,毕加索的艺术、后世艺术家的解读、去世后被认可的“坏画”,展览将以时间与主题为序,重温那个为画而疯狂的天才毕加索,展期从10月7日起持续至2016年2月29日。
大皇宫的展览现场由bGc工作室设计
图片:© Rmn-Grand Palais / Didier Plowy,Paris 2015
毕加索的艺术探索之路也是充满了争议,因为他的那些跳脱画面不被束缚的解放思想,总是给后世艺术家带来创作的灵感,但提到模仿一说,毕加索有这样的名言金句:“成功很危险。模仿自己比模仿他人更加危险。”以及“好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窃取。”这些出自毕加索的言语,让抄袭或者模仿变成了一种“以自己方式来创作”的形式。
巴勃罗·毕加索《带着蓝色贝雷帽的玛丽》
图片:© Succession Picasso 2015 / 图片: Béatrice Hatalaa
如果说毕加索不受束缚的思想和自我的创作方式树立了他某种程度上的“疯狂”,但被说成是“万花筒”的毕加索,也以自己艺术之作而引发的文化现象而被人们赞不绝口,“我们所称的当代艺术,有了毕加索才会存在”的声音,确实体现了另一种“疯狂”。他会用色彩记录下舞女、酒鬼等形象,传统的蓝色和红色时期,蕴含了他阴郁和张扬的时期,还有他带有革命性的立体主义风格,让毕加索艺术上的美学取向于世而独立,对于有趣而又极端的美学取向,他说,“没有红色的时候,我用蓝色”。
巴勃罗·毕加索《老吉他手》(The Old Guitarist,1903)
Photo: Wikipedia Commons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