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顾黎明,一个不断探索当代与传统之间的创作脉络,将纸本视觉盛宴用抽象艺术与传统文化符号来搭建,“执纸转承——顾黎明1989-2015纸上作品展”在北京方圆美术馆开展,展出90余件作品,展期将持续至10月30日。
在顾黎明的各种“实验”中,有色粉、水粉,也有宣纸和铅笔,他想把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转换,用随机性让画面总是能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结构,这也是一种新的视觉探索。拆解、重构,融汇、拼接,纸上所有媒介的综合最后汇集出了历史情怀与当代艺术的共存,这样的视觉世界令人思考,也有“借古开今”之意。执纸转承,好一个“执纸”便概括出了顾黎明的探索历程。
《汉马王堆之四》1998年
《山水赋之十六》2015年
神明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神人,也有真人真事中的智者。在展出的作品中,有《佛造像系列》和《门神系列》,在佛造像中,神明的“大头像”被顾黎明用铅笔的线条勾勒出轮廓,配上色粉的涂抹,顾黎明笔下的神明像有种“既来之,则安之”的随意感,色粉和铅笔的搭配,让画面看起来似乎不太干净,但这些北齐佛像的庄严肃穆和安静祥和的形态却一样也少不了,同时也充满了现代感。
《北齐——佛手》2014
《北齐——佛造像 NO3》2014
《北齐——佛造像 NO7》2014
《北齐——佛造像 NO5》2014
顾黎明构建了一种属于当代人的绘画语言还体现在这些门神绘画系列的表现上。他把带有古人的文化符号拼接到自己现代的绘画中,门神的绘画系列作品也是充满了色彩的铺垫和随意的夸张,再加上顾黎明汲取了大量的陶瓷釉色,让笔触中填满了历史的痕迹,历史的形象被寄予了现代的精神,历史遗存得以保留,而门神,也被作为顾黎明的一个绘画精神载体,拼置了古人的文化符号,最终顾黎明的“执纸”让视觉盛宴拼置出了古今的更多可能。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