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她,早年在企业工作,1983年下海经商,从事对外贸易,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赚了十二万,正当人们看好潘冰华对外经贸一片前程万里之时,她却放弃了已有的成功,全身心投入到寿山石的研究收藏工作中。她几乎用尽了自...
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冰华
张雄艺术网文字记者与寿山石收藏家研究交流中心副会长潘冰华合影
张雄艺术网讯(文/胡莹)
近代著名金石书画家潘主兰先生曾有诗曰:“吾闽尤物是天生,见说田黄莫与惊。独特有三温净腻,绝非夸大与倾城。”福州寿山石的魅力到底有多大,为何历代文人墨客偏偏对它情有独钟、倾爱有佳,从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寿山石收藏家潘冰华女士的收藏经历我们便能深刻体会。
缘起
潘冰华:放弃辉煌事业 与寿山石结缘
她,早年在企业工作,1983年下海经商,从事对外贸易,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赚了十二万,正当人们看好潘冰华对外经贸一片前程万里之时,她却放弃了已有的成功,全身心投入到寿山石的研究收藏工作中。她几乎用尽了自己全身心的精力,从80年代开始,转眼从事国石收藏研究近30年。她曾注入百万资金,亲力亲为与香港老板一同编排《八闽瑰宝画册》,2000年她入选世界名人杂志。现任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寿山石收藏家研究交流中心副会长、福州市工商联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协商委员会福州委员会委员等职,创办福州神友贸易有限公司。所有这些只为培养与推出学院派工艺名家的作品,将国石文化弘扬至世界各地。
潘冰华与寿山石结缘并非偶然。学生时代,潘冰华曾在福州延安中学,原女子中学念书。家离学校只需40分钟。放学后,潘冰华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看学校周边的老人晒太阳,围在旁边看他们作书画、篆刻。当时的侨办主任郭玉春对她的影响也很大,在这种文化根基潜移默化的浸染下,潘冰华深深爱上了玩寿山石,也毅然放弃了之前风生水起令人羡慕的工作。
潘冰华所藏寿山石
潘冰华所藏寿山石
谈特性
寿山石由来:火山爆发 历经上亿年胞浆
潘冰华:田黄可与北方羚羊角相媲美
“寿山出彩石,质润色泽煌。三坑皆异宝,名贵数田黄”,潘冰华介绍,寿山石,全世界唯独只产自福建福州,为北昆区域寿山村绝无仅有。由于地壳变化,它被深埋于地下,经天地日月混沌年久蕴藏,终被商农、高僧、私塾学堂文人发现,逐渐风行,成为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身价高贵,古代只有帝王才玩得起。
寿山石之珍品——田黄,顾名思义,挖于田地。其为火山爆发之时,山上爆破的石头滚到寿山村的田里,经过上亿年的胞浆,养成了田黄内在的气质。潘冰华谈到,田黄印章藏于北方,亦不受天气的影响,与印泥自然天成,不沾染余杂。
“田黄还可以与北方的羚羊角相媲美”。过去泉州人都把田黄当药品,有钱人家都要供养一两块寿山石。因为田黄里的成分对肺热、肝热有一定的疗效,将它磨成粉,可以将小孩高烧的惊厥的东西压下去,还可以美容。潘冰华说,正宗的田黄对养肝的疗效非常好。“田黄是石中之王,非常了不起。过去人们说一两黄金百两金,现在是一两黄金十两金。田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火山爆发溜进田里,也只有三五亩地产有田黄。全世界都有的叶腊石也代替不了寿山石,她被评为全国第一国石”。
谈发展
合理控制精美的寿山石资源
潘冰华:学院派工艺赋予寿山石新生
既然寿山石如此稀缺珍贵,是否只有富豪才玩得起。潘冰华予以否定。她说,早在十几年前,公司的宗旨是让艺术品归入寻常百姓人家,让每家每户都有机会收藏。现在这点也基本普及到了。包括全国各地来到福州,经营寿山石行业的有几十万人。福州目前有八家大的寿山石馆。有许多商家驻扎其中。每一个寿山石产地都有一两百户商家在经营。福州还有许多寿山石展馆与私人会所。每一天有一个地点是大家在交流寿山石文化的场所。不管怎样,大家对国石是非常敬仰与热心的。公司的宗旨是走学院派,让五彩斑斓的漂亮的石头活起来,给它们注入生命,这样文化艺术才能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持久地发展。
早在多年前一次市委政协会议上,政府就采纳了潘冰华的提案:将精美的寿山石资源管理起来,不能让不是学院派的践踏掉。潘冰华说,资源要由政府控制,要留给子孙后代不可多得得资源。大家要珍惜它,爱护它。一位优秀的雕刻师拿到一块好石头,非常难。所以要控制。
谈工艺
意在笔先“画”寿山
潘冰华:工艺重于原石
那么一件寿山石上品,是原料更重要还是工艺呢?潘冰华说:“两者并举。说实话,我认为还是工艺要大于原石。石头如何盘活,是将生命赋予其中。寿山石多俏色,五彩斑斓,为何现在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好,就是学院派渗透进传统派里。作为一为艺术家而言,如何将诗情画意刻录进石头里,让它永不凋零。如何让画面没有重复,做到天人合一,都要对每一块拿到手的石头进行思考,让它的生命得以最好的升华。”
潘冰华老师介绍,一件寿山石工艺作品要经过艺术家一稿二稿三稿最起码五稿,才能存稿定格下来。其中像石是最难的,要不断地揣摩它,细腻地透视它,由几个人一起研讨,如何做到最完美,得到愉悦的心情。然后再不断地修复到最后完成。都是艺术家的创意,意在笔先,将自己的思路刻画出来,产生的意境融入寿山石,“和画画没什么区别”。
谈市场
勿贪便宜读懂寿山石
潘冰华:寿山石无真假,假的是在一些商贾中产生
如何鉴别寿山石的真假呢?潘冰华老师告诉笔者,整体而言,寿山石没有假的,赝品是在一些商贾中产生。由于寿山石的走俏,资源紧张,一些不法商家趁机贩卖假货,蒙骗顾客。有些顾客之所以会受骗,一是不懂寿山石,以为黄的就是田黄。二是贪便宜。所以鉴别寿山石真假,首先要读懂她,多与行家沟通、交流,然后才出手收藏。
潘冰华老师举了个例子,如今市面上造假的寿山石有造皮的,有树脂的。有一次,有个朋友介绍了一位藏友,让她鉴定石头真伪,并嘱咐潘冰华老师大胆说真话。潘冰华老师说他都没告诉她真话,说是老爷子留下来的,这个就是地摊上淘的人造树脂,当做石头去玩。潘冰华老师说,过去田黄以两论重,一两田黄几两金,如今好的田黄是以克论重,一克田黄至少一万、五万、八万不等。
人间尤物,天人合一
汇聚天地灵气之国石
一块汇聚了天地灵气之原石,经过艺术家妙思巧雕的鬼斧神工,成为一件由内及外散发着高贵气韵的美石,使原生态的生命完全地释放、超然、愈发弥足珍贵,令人陶冶心性,爱不释手,全身心地绽放。潘冰华老师介绍着她的宝贝时,全身充满了能量,仿佛谈的是她自己的孩子。
令我感动的是她的藏品里品种丰富,大山、杜陵、芙蓉、旗降石等应接不暇,根据原石的特性巧设的精品题材甚广。有刻画丰收季节,回家情境的高浮雕;也有反映老福州旧时渔民在江边生活的场景,雕刻动静结合,远近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温馨感人,一块小小的寿山石竟神奇地拉近了人们心中最真最亲的记忆,心里满怀着深深的归属,一方从远古走来的石头凝聚了最为珍贵深厚的人文情感。
“你看这头马,是不是很温顺,给人感觉很活,很亲热”。这的确是一头人见人爱的小马驹,难能可贵的是,艺术家除了刻画出它的灵气外,还赋予了它人性的光辉,呢喃亲昵的单纯与忠诚。有一块知了歇息在葡萄叶上的牛角石,艺术家通过石头的原色,设计了如此清新可爱的画面令人惊叹。还有“鸟语花香”,太阳正徐徐上升,一只小鸟立于水滴灵动的荷叶梗上,回眸一望,纵有千言万语,是大自然留下的最美画面。
潘冰华老师悉数着她的藏品,总会带着灿烂的笑容问我漂亮吗?通过她的介绍,我真的爱上了寿山石、田黄。我最喜欢的还是博弈,一件作品就是一首诗,一个文者的灵魂。如蝶恋花、花恋蝶一样地芬芳沁人,扑朔迷离。又如“好山十里皆如画”,在雅致与内敛的气韵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颗文心气宇的升华,是笔墨与雕刻灵魂的归宿。
站在时空纵横交错的荒芜洪潮中,感受火山爆发顷刻以千军万马的气势一泻千里,然后斗转星移,春夏秋冬,烈日大雨,水土浑凝,经上亿年沉静的孕育,集温、润、细、结、凝、腻于一身,它是掉落人间的尤物,终有一日,被有缘人拾得,融入自己的精血,精心雕琢、爱护,使其尽显灵性,濯濯生辉。被完美地包蕴着的黄,是清澈、温润、静谧、安然,是心语的诉说,安静的内蕴,深沉的温暖,高贵的生命之光。潘冰华老师说,91年,她将藏有的一块田黄以3万元卖给了藏友,如今一百万都收不回了,市价上百万。在潘冰华老师对国石炽热的挚爱中,我感受到了田黄之无价。如今寿山石资源已被国家控制,潘冰华老师说,必须要将有限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谁开采谁犯罪,所以国石收一块少一块。有价的只是雕琢它时耗费的物力。当你发现它,它用灵气滋润了你的心灵,你将心血文思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当你们心有灵犀互相欣赏,当它承载了越来越多文化的内涵之时,说它有价已没了意义。像潘冰华老师这样用心守护着寿山石的文化与它的灵魂的人,我们国宝才能在正大的路上发扬它的美德与文化,造福人类。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