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中国梵高”沙耆于绘画之中的无限张力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8-17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2015年,油画大师沙耆逝世十周年,这位中国现代油画史上的璀璨之星,留给艺术史太多的精神财富。被艺术界称为“中国的梵高”,那倾注所有情感于笔端的热情,也犹如梵高一般,把生命中的狂热一挥而就。


       张雄艺术网讯(文/魏婕2015年,油画大师沙耆逝世十周年,这位中国现代油画史上的璀璨之星,也留给艺术史太多的精神财富。擅长中国山水画,20世纪初响彻欧洲,与毕加索等共同参展,然而身处时代动荡之中,也让他的内心慢慢开始“混乱”,精神成疾之后更是与这个社会渐行渐远,苦难之中,他不该被社会遗忘,至于那苍凉的人生,沙耆用自己的本心画出他对生命的理解,充满对生命的张力同时也充满了动人心魄的毁灭之美,在诠释了欧洲古典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的交融后,沙耆的艺术面貌越发丰富,被艺术界称为“中国的梵高”,那倾注所有情感于笔端的热情,也犹如梵高一般,把生命中的狂热一挥而就。


        “中国的梵高”


《沙耆自画像》 1986年


《沙耆自画像》 1986年


       人们折服于他的观察力与表达能力,他构建出的色彩世界充满热情,冷暖色彩与构图的协调之下,画面之中也透露着一种古典美,让沙耆油画作品中的人物和肖像画都表现出一种古典的沉稳,笔触的静穆之处令人着迷。


       精神成疾反倒给了他对生命的更多的理解与遐想,他开始以自我的视角去编织内心的纠结与虚幻,情绪被零零散散地挥洒于绘画之中,这就是沙耆的能量,也让他的画作除了肖像之中的古典美,同时也布满了毁灭性的美。


《比利时同学像》 1930年


《比利时同学像》 1930年


《比利时同学像》 1940年


《比利时同学像》 1940年


《裸女的野餐》 1994年


《裸女的野餐》 1994年


沙耆作品选粹


沙耆作品选粹


       表现主义与写意文人画

 

       走于静物和人物画作之中,擅长于中国山水画的沙耆,也成就了作为油画大师的自我,拨开微妙的色彩关系之下,反而能看到沙耆的真性情。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他的油画也充满了东方韵味,对线条表现的自然流露和随意塑造,不可有糅合地就展现出了西方表现主义和中国写意文人画的真情流露。也许,在沙耆苍凉的一生中,这些本性与天真在画中的流露,古典与毁灭掺杂,对沙耆于绘画的狂热而言也算得以慰藉。


《静物》1986年


《静物》1986年


《布鲁塞尔郊外风景》 1930年


《布鲁塞尔郊外风景》 1930年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