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现存最早的“八大山人”题款之作正在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展出,“谜团:八大山人”展览将展出40余件作品,展期从6月20日开启,将持续至2016年1月3日。
八大山人《孤禽图册页》
朱耷,明末清初的画家,拥有中国画一代宗师的地位,特立独行的他总是让人有不断探索其艺术价值的欲望,但是总是看不出最后的谜底。此次展览中,不管是首次被署名“八大山人”的画作《黄庭内经》,还是预示其风格转变的《荷花图》,以及他作为修道隐士后的作品都令人期待,八大山人的艺术魅力也缘于人们太多的不解与困惑,探索八大山人谜团的背后,也是人们之于现代性的当下,试图在一步步地接近他、感受他。
八大山人《鸲鹆》
八大山人《花鸟虫鱼图册》第11页,书法为法翊所写,约创作于1688年-1689年
八大山人 《墨鱼图》
你可能还记得那些翻白眼的鱼和长着菱形眼睛的鸟,墨蘸不均,反显笨拙,而这些异于常理的景象,让八大山人的画作被怨气填充,有愤世嫉俗之感。还有一些拉长身影的鱼鸟,越大胆,画中的特质却越能凸显出八大山人独特的艺术语言。之于当时的时代,这些“变形”的物体令人匪夷所思开始怀疑其中一二,但之于当下,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却能发现其中拥有的些许现代性,八大山人的谜团之于过于和现在都是难解之题,也正因如此,让更多的人陷入他的艺术语境中无法抽离。
八大山人,《荷花图》,1665年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