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个人都会有个硬伤,而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眼观描绘出了一种“硬伤”的境界。葛辉、韩勇、席丹妮三联展“硬伤”明日(7月4日)将在北京红鼎画廊开幕,展期将持续至7月30日。
张雄艺术网讯(文/魏婕)每个人都会有个硬伤,而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眼观描绘出了一种“硬伤”的境界,这早已不是我们在俗世和现实中存在的硬伤了,因为这种仪式感和宗教气息,神话了很多日常,不管我们看到了什么,艺术家们刻画着什么,围绕“硬伤”展开的故事,本身就带有一种可触碰又不可企及的常态,是在等待俗世的弥赛亚,也在寻找一个出口,让刻画在心底的“硬伤”有所解脱。
“不管这种天真是从世俗通向神圣还是从神圣通向世俗,都会在黑暗中熠熠生辉。而不管他们看见了什么、刻画了什么,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慰藉。… …所以我们选择转而寻求那些在等待与等待之间流转的温存慰藉——那些刻画在心底的硬伤,这些硬伤让人保持着冷酷的清醒,却又在迷狂中感到淳朴的宁静。”
席丹妮,遇仙记,香炉
葛辉,《娇羞的硬伤》
韩勇《晚餐》
这三位艺术家,都是带有幻象色彩的,他们内心想要弥补的硬伤世界才会精彩纷呈却又初心可见,一位是极力表现自身当下生存情绪的葛辉,一位是用简单的方式诉说平常永恒的女性艺术家席丹妮,以及用纯朴厚实的笔触描绘生活的韩勇。葛辉、韩勇、席丹妮三联展“硬伤”明日(7月4日)将在北京红鼎画廊开幕,展期将持续至7月30日。
名词解释:弥赛亚
弥赛亚(天主教译作默西亚,英语:Messiah),是个圣经词语,与希腊语词基督是一个意思,在希伯来语中最初的意思是受膏者,指的是上帝所选中的人,具有特殊的权力,受膏者是“被委任担当特别职务的人”的意思,是一个头衔或者称号,并不是名字。
作品欣赏
韩勇,普罗米修斯
席丹妮,背影
葛辉,《引蛇出洞》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