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揭秘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收藏的本质与内在之美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3-31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朱法鹏不仅是一位为人热情谦和、博学多识、具有深厚文化素养与才情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收藏家与鉴赏家,这却鲜为人知。2015年4月11日,朱法鹏收藏艺术博物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笔者在此向读者略述一位对艺术真挚热爱的...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张雄艺术网讯(文/胡莹)朱法鹏,这位性情豁达的艺术家,以其独树一帜、气象磅礴,融会东西方绘画精髓的当代花鸟画为大家所熟悉。其原创的大写意游鱼、丹顶鹤个性鲜明、气势磅礴、笔锋遒劲、落墨有致、清朗隽永而深受大众喜爱。然而,朱法鹏不仅是一位为人热情谦和、博学多识、具有深厚文化素养与才情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收藏家与鉴赏家,这却鲜为人知。2015年4月11日,朱法鹏收藏艺术博物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笔者在此向读者略述一位对艺术真挚热爱的收藏家鲜为人知的悲喜交加的收藏史。

 

你也许不知道,以大写意花鸟画与人物肖像油画著称的艺术家朱法鹏,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收藏史。他将收藏称为“一不留神踏上的不归路,注定从此心灵备受欢乐与痛苦的无尽煎熬”。朱法鹏一语道破收藏圈:在这里,只有“眼力”是最受尊重的,没有身份、地位高低贵贱之分。平日里的大款、文人,在古董旧货新品赝物里,变成了地道的“淘宝者”,法鹏老师曾目睹省级要员请补鞋匠的藏友掌眼,还见过大学教授与只有初中文化的收藏家为一尊北魏小铜佛像的真赝争辩得面红耳赤,最终俯首称臣。诸多种种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收藏家与其真实身份判断的独断。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将于2015年4月11日在张雄书画院开馆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将于2015年4月11日在张雄书画院开馆

 

在最初的收藏中,朱法鹏也常常陷入一种焦虑、浮躁、“捡漏”、“淘宝”的欲望之中。他也曾因一幅陈子庄的四平尺花鸟600元嫌贵放手;一件一品有一流釉色、器形规整的南宋粉青龙泉炉因要价3000元,却只留下张照片就放弃;一件28厘米的刻划“枢府”款的大碗,内有双鹤缠枝纹饰,釉是一流的鸭蛋青色,因价格偏高,眼睁睁让别人夺得;这些当断不断而失去机会的例子,在朱法鹏先生数十年的收藏生涯中不胜枚举。因“捡漏”心切而购得赝品,就更是家常便饭了。当然也有,凭借眼力与机缘收获宝物。就是在这跌跌撞撞、坎坎坷坷的收藏过程中,朱法鹏不断领悟到收藏的本质与内在之美。

 

朱法鹏曾亲眼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终因愚昧无知,将百万家私打了水漂;也曾看过一位古玩铺店主,以百余元捡得一件石涛的尺幅,以8000元倒手给了广东商人,当知道此幅石涛之真迹被转手卖了30万时,顿时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亦见过一位老捡漏淘得一部元代版古籍善本颠狂失态乃至当场中风倒地。朱法鹏以为,这都是偏离了收藏的本义,而陷入了“物役”“物累”的怪圈。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那么朱法鹏老师究竟收藏了哪些宝贝?他所认为何为收藏,收藏的意义与本质是什么呢?走进位于张雄书画院二楼的“朱法鹏收藏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保存非常完整的北齐佛像,上面长出了历经几千年天然生成的纹路,极为美丽。佛像石刻线条造型优美,神态优雅宁和,折射出沉穆朴拙之美。

 

挨着佛像的,是一架清代的鎏金西洋钟,镶嵌的宝石至今依然光彩灼灼,赏心悦目。再往左边是一尊明代的木雕观音。观音长身玉立,高挽发髻,衣袂轻扬,面容安详,微合双目,仿若入物我两忘之境。

 

令朱法鹏老师爱不释手的还有大明永乐年时铜鎏金佛像。在灯光下赏其精工细雕,线条勾勒出的姿态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朱法鹏收藏艺术博物馆的馆藏精品跨度秦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包罗了佛像、瓷器、木雕、金币、金册、翡翠、玉石、铜镜、印章、青铜器等。走进博物馆,仿佛步入千年的流年之中,世界安静了。当你见到汉代错金席镇,思绪一下子飘入简朴而讲究的生活文化中。想象汉人席地而坐,谈书品茶论道的生活;当你看到唐代海兽葡萄镜,又会为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精湛的鬼斧神工高浮雕所折服;当你看到稀世珍宝北宋汝瓷,定会为她的“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高贵脱俗而深深迷恋。当你看到西夏的金币、清代书画纂刻家文鼎的印章、甚至于抗日战争时期慰劳将士抗日到底的酒,一定能够亲身体会到艺术收藏的独有魅力。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朱法鹏收藏艺术馆

 

而在朱法鹏老师所有的收藏精品中,他最爱的还是佛像。虽然他是一名无神论者,古玩收藏只因对艺术的衷爱。但在佛像面容安详、气质脱凡,尤其是那双充满智慧、从容、超脱、深静入定的眼神中。能令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朱法鹏老师也在佛像面前,体会到巨大的感召力,天地互融、神人合一的期盼与象征。在半残的佛像中,渐悟出心境澄明、向善向美的超然与释怀。


南北朝那一尊尊半残缺的佛,有一种说不出的无与伦比的美。在这半缺的佛像面前,朱法鹏老师认为收藏的本质与内在之美,绝非前文所提癫狂失态的狂象。朱法鹏凝视着半残的佛,终萌生了奇怪的想法:究竟是“我”在审视佛,还是佛在审视“我”?他终于大彻大悟,感到了一种拥有与被拥有的错位,感受到了一种出自内心的虔诚的羞愧。于是,朱法鹏老师开始寻求一种收藏的新的境界,步入收藏的化境。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