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解读唐寅作品中的“视觉典故”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1-19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吴门画派的唐寅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他的绘画在典故方面所体现出的追求,不仅强化了其独具的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画利用典故所拓展出的特别的历史与现实、人生与宇宙的思考。

张雄艺术网讯(文/易静棽)典故一般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积淀,在文学古韵中合理的发展应用,必然会增加文学表达效果。它以简驭繁,以有限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如我们所知的善用典故的诗人李商隐,其言简意丰的诗意表达,颇受人们推崇。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文化传说典故,此句创造的丰富的艺术境义世界,成为运用典故的名句。


文学典故人们交谈甚多,那么在绘画中是否也存运用类似文学的典故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使用“视觉典故”以语,主要是指是视觉艺术中使用的典故,是为了与语言文献中的典故使用相区别。视觉典故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有特别的哲学和美感精神,它在传递的过程中有不断的意义增殖。不仅丰富了艺术表达空间,而且由于典故是历时性的动态呈现形式,亦会增加画面独特的历史感。


唐寅 《东方朔偷桃》

 

唐寅 《东方朔偷桃》

 

在这一方面,明代吴门画派的唐寅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他的绘画在典故方面所体现出的追求,不仅强化了其独具的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画利用典故所拓展出的特别的历史与现实、人生与宇宙的思考。唐寅不是重复旧作,而重在转出己意,对于典故或近或远,或为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为寻常人家的故事,或为滕博人口的熟题材,或为人言罕及的生僻事,唐寅都身心体会,渗入自己的生命感受和思考,典故赋予唐寅绘画特别的色彩。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杭州人士。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据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即民间所说“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唐寅 《牡丹仕女图》 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 《牡丹仕女图》 上海博物馆藏

 

笔墨俱到,理趣无穷

 

唐寅的画重理。以发人深思的思想性而著称,用典故服务于唐画重“理”的需要,也反映出吴门画派的重要特点。吴门中人多以学问为画,从沈周、文徽明到白阳、唐寅等,无不推举学术,未以学术成大功者的唐寅表现最为突出。其满腹才华无以为用,便入诗作画里,也成了且表学问的一种方式。

 

夫子嵇康辈,簸弄天地浮

 

唐寅的画重历史反思。善用典故由此转出历史性的反思,这是把握唐寅艺术不可忽视的角度。在他的画中,观者常看到他将人的命运放到宽广的的历史视域来思考,而典故为他提供了一个特别的世界。其艺术与那些不痛不痒,煞有介事、无病呻吟、雕章琢句之作完全不同,他的生活少顺境多逆境,艺术少平和之语多叹息之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功名叹息,而是关乎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命运叹息,透出他对人真实生命意义追求的坚韧情怀。

 


唐寅 《关山行旅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古往之事,自然入其笔下

 

唐寅的画重当下解会。他的画浅明快,却又极为敏感。常将当下的感觉和典故的运用糅合在一起,重当下所感,并不意味着惟目所见,放旷高蹈的他并不受形式上的拘牵。《关山行旅图》是宋元的老题目,唐寅没有采用“关山行旅”的老图式,如范宽的著名作品,多高山艰险。而唐寅作品画一城门,城外有枯树历历。一人由树下走来,匆匆归向城门,远处高耸群山若近若现,突出漂泊流落的特点,也在写人生命过程的匆匆行色。有一个普遍叙述成为他的个性心语。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