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52年,时值鹭潮美术学校创办初期,当时学校选址鼓浪屿八卦楼,八卦楼因为建后没有投入使用,长期荒废,破烂不堪需要修缮才能投入教学使用,校舍修缮及教学等学校经费来源,费用除了杨夏林、李其铮、孔继昭三位创办...
原创:Linn
1952年,时值鹭潮美术学校创办初期,当时学校选址鼓浪屿八卦楼,八卦楼因为建后没有投入使用,长期荒废,破烂不堪需要修缮才能投入教学使用,校舍修缮及教学等学校经费来源,费用除了杨夏林、李其铮、孔继昭三位创办人出资外,仅靠少量的捐助和学生学费收入,而学生学费是每人收取25斤大米,大多数困难生都是免交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工资不光无法正常发放,还要自掏腰包帮忙学生代垫学费,随着学生数量和教学费用的增加,教学经费更是无法维持日常所需,尽管得到部分友人资助(包括董事会成立前,部分董事会成员已用自己私人名誉出资支助)也是杯水车薪,面临办学危机。
鼓浪屿八卦楼为鹭潮美术学校创办时首期教学楼
图片杨维凡提供
1953年鹭潮美术学校(现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早期创办人及教师于鼓浪屿八卦楼校舍合影,前排左起郑光耀、杨夏林、张霞,后排左起许霏、李其铮、孔继昭。
图片杨维凡提供
此时学校创办人之一李其铮老师动员其兄李其镔,老师郑光耀动员其父郑文良一起合凑经费,学校此时开始在社会上募集资源。领导人四处奔走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终于在1953年成立鹭潮美术学校董事会,前后聘请了黄长水、林采之、罗丹、张霞、蔡衍吉、蔡吉堂、杜池榕、颜西岳、周明辉、肖枫、杨迪康、蔡乌石、欧阳璜等二十余位社会贤达为董事会成员,共同筹集教学经费,各位董事慷慨解囊支持办学,加上省文化局补助、学生学费缴纳,才得以解决学校的部分资金难题,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
学校董事会由黄长水任名誉董事长,林采之、罗丹任正副董事长,张霞任董事会秘书,蔡衍吉、蔡吉堂、杜池榕、颜西岳、周明辉、肖枫、杨迪康、蔡乌石、欧阳璜、杨夏林、李其铮等为董事会成员,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后,学校由私立转为公立,校董事会才完成了历史使命。
1954年鹭潮美术学校四周年校庆合影(前排捧花者为学校部分董事会成员)
图片杨维凡提供
早期鹭潮美术学校董事会成员信息:
黄长水(1904年-1980年)
福建惠安张坂镇霞美村人,爱国华侨。早年就学于厦门同文书院,后进上海暨南大学,毕业后南渡菲律宾随父黄世仙经商。在旅菲期间,不忘热心家乡教育事业,踊跃捐资兴建霞美小学校舍,倡议创办华侨投资公司及工厂、农场、商场,安置归侨、侨属。1953年,更参与出资创办鹭潮美术学校,并担任校董事会名誉主席一职。
林采之(1897年-1960年)
福建龙岩人,1916年创办龙岩西山小学,任校长;1930至印尼苏门答腊巴东新华学校任教,三年后转行经商;1945年回国后先后经营上海光华商行、福建铅锰粉厂、福建电池厂等。尽管投身商海,他始终心系教育,1951年参与出资创办鹭潮美术学校,任校董事会董事长;1953年他与工商联同仁们发起成立厦门私立中级文化学校思明中学(厦门六中的前身),为第一任校长。
罗丹(1904-1983)
福建连城人,著名书法家。从小酷爱书画,因家贫辍学开始为人写招牌而名声大噪,他独树一帜的“罗丹体”更是风靡厦门半个世纪。1930年在厦门开办风行印刷社,后南渡新加坡,1935年归国重操印刷业。抗战期间,又创办长风报社,任社长;解放后任厦门第一印刷厂副厂长、厦门工商联秘书长等职。他十分重视美术、书法人才集体的培养,先后参与创办了鹭潮美术学校和厦门市业余书法学校,并担任鹭潮美术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
张霞(1910-1993)
福建仙游人,1929年任教于仙游现代中学艺术科教员,后参加革命,历经磨难,解放后任厦门军管会文工团副团长、兼任厦门市美协主任、厦门市文化馆长等职,并参与创办厦门文联美术研究班(鹭潮美术学校前身),1951年担任校董事会秘书,一生跌宕起伏,却为福建省的美术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也是一位优秀的水彩画艺术家。
欧阳璜
厦门人,摄影艺术家。年少时曾远渡菲律宾谋生,后回厦开办美的照相馆,1930年曾任厦门照相同业公会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他任香港抗日后援会秘书长;抗战胜利后,曾任双十中学董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厦门市侨联执委、常委兼财务部副部长,厦门市福利专业公司副经理,厦门市服务业公司副经理,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人大代表等,1953年参与出资创办鹭潮美术学校,任校董事会常务董事。
蔡吉堂(左一)
祖籍台湾新竹,后徙居厦门,厦门著名的实业家佛学名家。二十多岁开始参研佛法,受戒成为居士,先后投拜太虚法师、印光两位高僧习佛,曾任厦门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首届常务秘书。1924年,他与多位居士发起组织闽南佛化青年会,创办《佛音月刊》,抗战胜利后,与许宣平、罗丹、虞愚等发起组织厦门佛学会,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53年参与出资创办鹭潮美术学校,为校董事成员之一。
颜西岳(1905-1991)
金门县人,1924年前往集美学校商科学习,两年后回乡,参与发起创办金门公学;1931年出国经商,后从新加坡移居印尼,1952年举家回厦,曾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常委、省侨联副主席、市侨联主席等,一生热爱祖国,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侨务工作,并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工作,先后参与创办了侨益电子元件厂、侨利食品厂、侨泰实业公司、新侨酒店等侨联自身企业,并带头捐资倡办厦门华侨托儿所、华侨幼儿园、华侨中学、鹭潮美术学校等,成为鹭潮美术学校董事会成员之一。
——
除此之外,校董事会成员还有原厦门市副市长蔡衍吉、原厦门市市委副书记肖枫、旅菲华侨收藏家蔡乌石、革命老前辈杜池榕、爱国华侨李其镔,以及周明辉、郑文良、杨迪康等人,细看过往资料,对于这些董事成员的记载仅剩只言片语,甚至常被忽略,难以逐一查询了解。
时过境迁,回望过往的种种艰辛,如今的艺术学府早已绿树成荫,学子无数。鹭潮美术学校的成立改写了福建20世纪后50年代的美术史,鹭潮美术学校学校及由她升级后的福建工艺美术学院直到如今的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为国家培养大批美术和工艺美术人才,改变了无数莘莘学子的人生轨迹。正因为有这些不拍艰难创办美术学校及办学筑梦人的倾囊相助,点燃了无数人的艺术梦想和教育薪火,也许他们的名字少被提及和铭记,但他们热衷教育之心诚然可鉴,令人敬佩感怀!他们确确实实是厦门美术事业的无名英雄。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