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画竹名家,代不乏人。夏昶画竹,一改前人独幅数枝的表现形式,而多用巨幅长卷描绘竹树的千竿万梢, 同时还“延之以洲渚,加之以风雨”,更显浩浩荡荡,气势恢弘。
中国古代书画
2020年7月9日 | 下午 2:00 HKT | 香港
今年七月,苏富比古代书画拍卖欣呈宋元明清书画珍品逾百,绘画以夏昶《墨竹》对屏领衔,夏氏作竹以楷入画,法度严谨,传世稀见;书法方面则有文徵明《行草自书诗》手卷,书风迭宕有緻,曾为王季迁旧藏。此外还囊括众多名家精品翰墨,精彩可期。同时,承过往佳绩,本场再次规划来源稀有之珍品数辑,涉及亚洲以及海外收藏,如「私人珍藏明代泥金扇面」、「重要亚洲私人珍藏清室瑰宝」、「历代禅僧书画」等,以飨藏家。
夏昶 《墨竹》
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港币
款识:
(一)□轩清风。东吴夏昶仲昭写。
(二)(西)垣春雨。东吴夏昶仲昭笔。
钤印:「仲昭」、(三印漫漶不辨)
题签:墨绘之竹,仲昭笔。二幅对龙方。弘化丙午三岁(1846)七月增琢修复。
钤印:「宥明」
水墨绢本 对屏,各128 x 55 厘米
夏昶(1388~1470),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江苏昆山人。善画墨竹,以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入画,气态安闲,韵度翩翩,别具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他的墨竹“时称天下第一”并传播海外,“绢素一出,能令朝鲜、日本、暹罗海外诸国悬金争购”,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
画竹名家,代不乏人。夏昶画竹,一改前人独幅数枝的表现形式,而多用巨幅长卷描绘竹树的千竿万梢, 同时还“延之以洲渚,加之以风雨”,更显浩浩荡荡,气势恢弘。他笔下的墨竹已不仅是文人式的寄性抒怀, 而是还竹于其自然的生长环境之中,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以其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名重一时。
苏富比|古代书画其他重要拍品
文徵明 《行草自作诗》
估价:1,000,000 — 2,000,000 港币
署签:(王季迁)文衡山自书诗轴。钤印:「大雅」、「曾归竹里馆」
释文:
《潞河除夕》拨尽炉灰夜欲晨,不知飘泊潞河滨。灯花自照还家梦,道路谁怜去国人。浩荡江湖容白发,蹉跎舟楫待青春。只应免逐鸡声起,无复鸣珂候紫宸。
《还家志喜》绿树成阴径有苔,园庐无恙客归来。清朝自是容疏懒,明主何尝弃不才。林壑岂无投老地,烟霞常护读书台。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
《春雨》春雨萧萧草满除,春风吾自爱吾庐。高情时诵閒居赋,老眼能抄种树书。金马昔年贫曼倩,文园今日病相如。焚香燕坐心如水,一任门多长者车。
《暮春》南风十日卷尘沙,吹落牆根几树花。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庭阴寂历梧桐转,帘影差池燕子斜。不是地偏车马绝,市喧不到野人家。林花落尽意萧然,旧喜图书病亦捐。宛转闲愁如蔓草,蹉跎春事到啼鹃。萦空淑气游丝困,停午清阴碧树圆。怪底叩门都不应,北窗无事正高眠。
《春日斋居漫兴》深巷无人昼掩扉,新晴庭院绿阴肥。柳风吹絮河豚上,花雨沾泥海燕飞。残睡未能消卯酒,乍暄聊得试罗衣。春光绿遍江南草,多少王孙怨不归。
《夏日睡起》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每与客相忘。松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渚香。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戊戌(1538)五月十又六日,閒书旧作数首,徵明。钤印:「文徵明印」、「玉山房」
鉴藏印:(王季迁)「震泽王氏季迁收藏印」、「怀云楼鑑赏书画之记」、「王季迁氏审定真迹」、「王季迁」、「宝武堂」、「王季迁海外所见名迹」
「后乐居藏」、「文杏山房珍藏」
水墨纸本 手卷,27 x 277 厘米
张雨 《致伯清信札》
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港币
释文:天雨稽首呈。伯清提举相公侍史。快雨喜凉,伏想宝友起处益佳。昨得元镇答字,彦衡纸已领,嘱申谢意。似闻沉监运以生日至此避喧,向所僣请仁人之言,此时可以发矣。谅见念,必毋默然。敢再稽首奉禀,实缘脩理小房不容己者。干渎,皇悚皇悚。天雨谨呈。
鉴藏印:(王世贞)「贞」(骑逢半印)、「元」(骑逢半印)、(张葱玉)「张珩私印」
水墨纸本 镜框,27 x 23 厘米
董其昌 《霖雨丘壑图》
估价:1,000,000 — 1,500,000 港币
释文:
山出云时云出山,化为霖雨遍尘寰。
端知帝所旌幢会,不在金堂玉室间。
董玄宰画并题。
钤印:「太史氏」、「董玄宰」
鉴藏印:「刘光启印」
水墨绢本 立轴,116.2 x 47 厘米
董其昌 行书《陈心抑尚书神道碑》
估价:6,800,000 — 8,000,000 港币
题签:(孟鸿光) 董思翁书陈尚书神道碑。戊申(1848) 春日,孟鸿光题签。
释文:通议大夫刑部左侍郎赠尚书心抑陈公神道碑。(碑文不录)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詹事府,协理府事兼翰林院侍謓学士,奉旨篡修两朝实录,前知制诘起居注,经筵讲官董其昌撰并书。钤印:「宗伯学士」、「董玄宰」
题跋:
(李廷钰) 香光书吾见亦伙,未有若此之光怪陆离者。是本书词并皆佳妙,殆与《争坐帖》《二祭稿》绝相似。盖平时醉心于二帖,故不觉其神似乃尔。细审之,为炼笔书以冻墨,证之无或疑焉。至陈公心抑,刚方恬逹,为有明一代伟人,殁以节见,尤为世所共仰。大都能手,皆所乐舍,宜乎其遒丽若此,三复斯篇,曷胜钦叹。时丁酉(1837) 小春下浣,我东方良契出示此本属题,为系数语,恨书学未谙,展展一卷已令人气摄,但觉其出入晋唐,不能一一指出耶。即祈教我,知无当也。润堂李廷钰志。
钤印:「廷钰」(孔广陶) 平生见文敏真迹几已百种,失于剽滑者多。此碑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参以《座位帖》笔法,故赵姿颜骨,倍加精采,誉寻常所害,奚啻天壤。近观其书,圣主得〈贤臣颂〉,曾为石渠珍秘,彼得圆秀之姿,此得苍劲之气,均为董书第—。咸丰戊午(1858) 重九日,醉菊花杯后涤研试新毫,题于岳雪楼,南海孔广陶。钤印:「少唐翰墨」、「岳雪楼鉴藏金石书画图籍之章」
鉴藏印:(翁嵩年)「武林翁氏审定记」、「嵩年目赏」、「戊辰进士视学岭南」、(孔继勳) 「天南圣裔」、(孔广陶) 「南海孔广陶审定金石书画印」、「岳雪楼鉴藏金石书画图籍之章」、「至圣七十世孙广陶印」、「少唐墨缘」、「怀民」、「孔氏岳雪楼书画收藏印」、(张碧寒)「曾在静荫草堂」「壮烈伯章」
水墨纸本 八开册,各35 x 32 厘米
王翬 《围廊春寂》
估价:400,000 — 500,000 港币
释文:小院围廊春寂寂,浴鳬飞鹭晚悠悠。康熙癸巳(1713)长夏写唐人诗意。剑门樵客王翬。钤印:「卥爽」、「王翬之印」、「石谷」、「耕烟」、「清晖老人时年八十有二」
鉴藏印:「永安沉氏藏书画印」
设色绢本 镜片,77.5 x 33.8 厘米
弘历 《泾清渭浊纪实》手稿本及修订本
估价:4,000,000 — 5,000,000 港币
释文:
(一)《泾清渭浊纪实》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尝不韪其言。盖彼以隐居放言之人则可,稽古考经段人己不可,而况作君师、司政治者乎!故于敕几熙绩,必不肯置疑似两可其间,而杵考经稽古,始必求其至当。近赋《心镜》诗,因用《邶风》「泾清渭浊」事,以诗义观之,则泾清渭浊也,而《朱》注则以为渭清汪浊,大失经义。夫以者何?因也。「泾以渭浊」可知泾本清,而因渭浊,如左以右累,是左者因,右而受累;贤以邪累,是贤者因邪而受累也;伊洛以河浑,是伊洛本澄,入黄河而为浑流也。如是者,原不可偻指数,而朱子则读书明理,何乃颠倒泾渭之清浊。一至此乎?然此非独朱子误也,盖郑康成《笺》本谓「泾清渭浊」(郑《笺》云:「泾水以有渭,故见渭浊。」是康成明言渭浊,不言泾浊,其以为泾清。可知自唐陆德明、孔颖达诸人因之沿讹,而经义遂失。)自唐时,始因误觧郑《笺》而颠倒其说。其后入主出奴,纷如聚讼,益不可考。朱子因讹传讹,后人更不敢议其非。余细绎以字之义,定当为泾之清因渭而浊为是。然余亦不肯遂以为是,爰命陝西巡抚秦承恩,身至二河,自甘省入陝省之源,辨其清浊。今据具摺贴说呈览,实泾清渭浊,于是余之疑始解而心始安。因命附录承恩之摺于后,以志其详。设有人议承恩遵旨为迁就曲说者,可亲至承恩所至,二河自甘省入陝省之源视之,则是非颠倒立辨,朕当治承恩之罪,不怙过也。
臣秦承恩上言莫有知其非者我。
皇上万几于暇,偶一指示,遂正千古相传之误,臣学殖浅陋,无能仰赞高深,紬绎再三,不胜钦服所有。臣查看过泾渭二水合流处,所实在泾清渭浊情形,谨绘图贴说,恭呈御览,谨奏。
(二)《附录》
读书明理岂易言哉!适书此卷,至郑《笺》云:「泾水以有渭,故见渭浊」句,恍然有悟,设如于渭字下増一「而」字,或以有字易为「入」字,明曰「泾水以入渭,故见渭而浊」,何等直截?则其本意易明,亦无唐宋以来之纷,如聚讼矣!千载注疏家似此者亦多矣!岂能一一正之?掷笔冁然附录于此。
水墨与硃砂纸本 共三折
尺寸不一
王鑑 《仿古山水》
估价:2,500,000 — 4,000,000 港币
(一)仿赵令穰。钤印:「鑑」
(二)学仲穆。钤印:「鑑」
(三)倣小米。钤印:「鑑」
(四)学思翁。钤印:「鑑」
(五)摹子久。钤印:「鑑」
(六)摹叔明。钤印:「鑑」
(七)拟柯丹丘。钤印:「鑑」
(八)拟巨然。钤印:「鑑」
(九)临江贯道。钤印:「鑑」
(十)仿李成。癸丑(1673)秋,拟古十帧。王鑑。钤印:「鑑」
题对开:
(孙岳颁)春日清江曲,平桥宛转通。莺声垂柳外,高阁独临风。孙岳颁题。钤印:「凤歗堂」、「孙岳颁」、「别号渔庄」
(徐壎)一点红尘未敢生,松间雪后政堪行。日光半破风微度,时有高林落果声。竺樵徐壎。钤印:「竺樵」、「东海伯子壎」、「伯□」
(孙岳颁)迷离烟树碧于鬟,截断中峰作两间。墨气淋漓疑变幻,至今人识米家山。孙岳颁题。钤印:「乾坤弌艸亭」、「孙叔子」、「云韶」
(汪蒋勳)结屋归林下,山峯隔岸清。昼长无一事,闭户读黄庭。汪蒋勳题。钤印:「缄菴」、「汪蒋勳印」
(王武)偶过桃花岸,臙脂带雨香。中流问渔父,何处白云乡。题画一绝,书于芳草堂,忘菴王武。钤印:「芳艸堂」、「王武勤中」、「忘闇」
(黄体仁)屋傍青山下,人归绿树中。未开云外户,先听水边松。清和望前题于菉竹山房。黄体仁。钤印:「仌心」、「黄体仁印」、「元公」
(朱陖)老树萧森翠竹寒,稜层瘦石藓苍乾。群芳岁晚都消歇,一种清幽独耐看。右旧题自画古木竹石一绝。朱陖。钤印:「瞻鹿」、「朱陖」、「朢子」
(李士俊)幽楼山郭净无尘,云树萧萧不见人。我爱此中皆借隐,高歌白雪钓寒滨。苔水李士俊题。钤印:「琴书发思清」、「李士俊印」、「甸方」
(张绪)古櫂缘溪转,苍枝倚石斜。幽人高遯处,山人作生涯(水)。茂苑张绪题。钤印:「张绪之印」、「青嵊」
(徐柯)烟扉坐翠微,翠作屏风叠。倒景足隹观,相看两奇绝。东海一老柯。钤印:「徐氏贯旹」、「吾亦澹荡人」
题跋:(朱陖)圆照为娄东琅琊先生之后。其绘事虽非家学,而乌衣子弟,风尚自不凡。近其笔墨仿佛前贤。即此十幅高雅秀润,得宋元诸家之神。虽其人去世未远,已不易得,良足珎也。乙亥(1695)中秋后,八十二叟亦巢朱陖题于瞻猗草堂。钤印:「瞻猗草堂」、「僊者心学」、「朱陖望子之章」
鉴藏印:(王善闻)「王闻善印」、「王闻善珍藏印」
设色绢本 十开册,20.7 x 15.1 厘米
佚名(元)《北极巡海图》
估价:4,800,000 — 5,500,000 港币
题跋:(宋克) 圣僧浮海图跋。世传圣僧浮海像,凡十六躯,皆所以著其神也。夫天下之险莫如海,天下之济莫如舟,舟固济险之具也。然操舟者或未足以恃其必济于险,果能不假乎舟,而涉乎浩茫冥莫之际,非有欻忽变化之神,其孰措手足于平地哉。今圣僧之于海一用其神,虽若云涛蹴天,雪浪跃日,龙虎之所腾齧,蛟鼍之所震撼,寂然视之,了无恐怖,卒至天姝谛受,水伯降迎,所谓幻现有形,去来无迹,而其感通之神,不亦大且速哉,且人知其神,不知其神之所以神,知其神之所以神,则天下之能事毕矣。目击斯图,心悟其旨。又将橹仁义而诗书,维道德而石丁忠信,优游乎圣学之涯,而动息一系于我将无所往而非神矣。其于海也何有哉。洪武四年 (1371) 鞠月上浣东吴宋克仲温跋于云间之草玄阁。
钤印:「仲温」、「宋克私印」(王树常) 按,十六圣僧,一为实度罗跋囉惰闍,二为迦诺迦伐蹉,三为迦诺迦跋釐惰闍,四为苏频陀,五为诺讵罗,六为跋陀罗,七为迦哩伽,八为伐闍罗弗多罗,九为戌博迦,十为半托迦,十一为罗怙罗,十二为那伽犀,十三为因揭陀,十四为伐那波斯,十五为阿氏多,十六为注荼半托迦。此十六尊者受佛敕,永住此世,济度众生。是图即隐寓此意。辛巳(1941)元旦跋。佛弟子王树常。钤印:「王树常」、「廷五」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王树常)「王树常印」
水墨绢本 手卷,23.4 x 214.2 厘米
金农 《花卉册》
估价:1,600,000 — 2,000,000 港币
释文:
(一) 横斜梅影古牆西,八九分花开已齐。偏是春风多狡狯,乱吹乱落乱沾泥。寿门。钤印:「吉金」
(二) 白板小桥通碧塘,无阑无槛镜中央。野香留客晚还立,三十六鸥世界凉。曲江外史。钤印:「冬心先生」
(三) 江郎骑马不肯住,强我出游探梅去。三里红楼五里亭,开遍青旗卖酒处。稽留山民。钤印:「金农印信」
(四) 晨起浥花上露,写此凉阶小品,正绿窗人睡,晓梦如尘,未曾醒却时也。金二十六郎画。钤印:「冬心先生」
(五) 空香在手。金吉金写意。钤印:「吉金」、「金农印信」
(六) 句曲第三白云涧,涧底香蒲不轻见。 仙郎作供读仙书,绿骨如飞丹九转。 引年何处觅芝英,卑视灵茅与杜衡。 乞来岂但洗烦恼,令我道眼增双明。稽留山民画茅山菖蒲。钤印:「吉金」、「冬心先生」、「金农印信」
(七) (1)石门僧画梅,吾友丁敬身藏一轴,密萼繁枝,孤诣独绝,踵后尘者越城王郎。予雪中仿其意尚不至望尘不及耳。金农。钤印:「冬心先生」(2)最好归船弄明月,暗香飞过断桥来。曲江外史。钤印:「金农印信」
(八) 宋勾龙爽工写山枇杷,用淡墨点染,为艺林神品。余追想风格,画于僧窗。垂枝累累,晚翠如沐,恍坐洞庭,五月凉也。杭郡金农记。钤印:「冬心先生」、「金农印信」
水墨绢本 八开册,各20.8 x 29.8 厘米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