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文学与艺术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占据着重要的核心地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渗入、相互升华,诗歌里蕴藏着不朽的韵律,音乐中激荡着璀璨的线条,笔墨中流转出壮美的山河,画面...
张雄艺术网讯(文/胡莹)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文学与艺术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占据着重要的核心地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渗入、相互升华,诗歌里蕴藏着不朽的韵律,音乐中激荡着璀璨的线条,笔墨中流转出壮美的山河,画面中又渗透着浓浓的诗情画意。12月14日,文坛巨匠余光中先生在台湾高雄辞世,在深深的痛惋之时,感怀他的《乡愁》、《乡愁四韵》、《白玉苦瓜》《听听那冷雨》等名作永远地留在了世间,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净化着我们的灵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的艺术精髓永驻,浓烈的赤子之心、故土情怀将激励着一代代国人朝着中国梦前行,精神不朽!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一头
大陆在那头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切换的画面由浅入深,隔离的空间越来越大,止不住的思念也愈来愈浓。终于,剪不断的乡愁脱开画面,四溢于每个人的心间!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这首诗的画面感亦非常浓烈,从无色的长江水,到鲜红的海棠,再到雪白的学画,金黄的腊梅,诗人用五彩的画笔,浇铸着乡愁别样的滋味,五味杂陈,酝酿着苦尽甘来,那一抹故土的芬芳,是重逢后母亲的芬芳,深深地揽入怀中……
《白玉苦瓜》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自千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
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
充满每一粒酪白的葡萄
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
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
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
一任推开那无穷无尽
硕大是记忆母亲,她的胸脯
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
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
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
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
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
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
不产在仙山,产在人间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
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婉
千睇万睐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
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诗人在故宫博物馆看见了一件古代文物——白玉雕琢成的苦瓜,于是触发了灵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从第一节写苦瓜的饱满圆润,晶莹剔透,它千年的酣睡,从从容容,自自在在地成熟,到描绘它虽是千年古物,却一尘不染,仍“翘着当日的新鲜”,浸透着鲜嫩而强劲的生命感。诗人笔锋一转,在诗的第二段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境界,这只苦瓜拟人化为一个婴儿,“硕大是记忆母亲她的胸脯 你便向那篇肥沃匍匐 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虽然经历着重重苦难,战火的烧烤,铁蹄的践踏,履带的重压,却奇迹般地没有留下伤痕。显然,诗人不单单写白玉苦瓜,而是诉说祖国母亲在磨难中用自己乳汁哺育长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诗的结尾处又回复艺术本身,“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 饱满而不虞腐烂 一只仙果不产在仙山 产在人间。”雕塑家的巧手经过千雕万琢,赋予白玉苦瓜艺术的灵魂。诗人又将此,经过艺术的洗练,传颂千秋。“为你换胎的那手 那巧婉 千睇万睐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 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 被永恒引渡 成果而甘”。《白玉苦瓜》渗透着艺术的灵魂,千年雕琢的文化在一只瓜的苦与甘中流淌着永恒的血液,母亲的伟大!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外,等你,
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诗情画意,在这一曲浪漫的爱情“小令”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等待,不是焦急,而成为情调雅致的韵律,融入着清新的心境,在古典又现代的画卷中缓缓展开……
余光中-《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关广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读余光中的诗,大气澎湃,荡气回肠,他作品的气势始终波澜壮阔,他是在用生命勾勒祖国的画卷,奏响心中的混沌,明亮的眼眸,在宽广的天地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不曾消逝。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一路走好
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伴我们长大的作品
有点意思
乡愁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