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七夕特辑|他们在艺术中热烈地拥抱爱!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08-28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今天七夕节!借机盘点一下中国艺术圈里的夫妻档!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相互扶持不但有美满的爱情,事业更可以蒸蒸日上,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张雄艺术网讯 一年一度的中国情人节“七夕”来临了,爱情的甜蜜是恋人之间独特的味道,而艺术家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更被一大票文艺青年津津乐道。今天七夕节!借机盘点一下中国艺术圈里的夫妻档!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相互扶持不但有美满的爱情,事业更可以蒸蒸日上,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向京&瞿广慈: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瞿广慈、向京


瞿广慈、向京


向京和瞿广慈是中国当代艺术圈公认的“神仙眷侣”,也是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最成功的一对雕塑家夫妇。


从性格到艺术风格,夫妻两有着很多的截然不同,但又在彼此身上得到包容与互补,两人的关系用《致橡树》里那句“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来形容,最为贴切。安静内敛的向京,有着林黛玉式的身材和羞怯敏感的眼神,加上成就和坚韧的性格带来的力量感,混合成一种奇异的魅力。阳光活跃的瞿广慈,有着乐观积极的自信人生态度,以及相当高的社会责任感,散发出成熟干练的气息。


向京和瞿广慈年龄相近、兴趣相同,还曾是中央美院雕塑系的“学长”和“学妹”,从同学到夫妻,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两位当代雕塑家组合之后,向京成为瞿广慈的铁杆粉丝,而瞿广慈又化身成向京的强有力的艺术推手。


稀奇艺术  向京作品《Baby baby》


稀奇艺术  向京作品《Baby baby》


稀奇艺术  向京作品《因为爱情》


稀奇艺术  向京作品《因为爱情》


向京是个带有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的艺术家,她的作品里透露出的不安感,是对于现代人性的迷雾和对于生存本身的不断确认——“内在性”是她所企图挖掘的生存真相。因此她的作品细腻,感情丰富,透露出感性的一面。瞿广慈偏重对社会性的关注,对当代雕塑语言表现手法的探索广泛的实践,用幽默的态度玩味社会现实,不断有意识地注入中国文化到作品中,“小胖人”系列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


稀奇艺术  瞿广慈作品《天鹅湖》


稀奇艺术  瞿广慈作品《天鹅湖》


稀奇艺术  瞿广慈作品《我心永恒》


稀奇艺术  瞿广慈作品《我心永恒》


在他们的世界中,向京沉迷在艺术世界里,专心地扮演天才,瞿广慈扮演艺术家的同时,还兼顾艺术之外的一切事物。“他最厉害的一点是特别自信,特别乐观。我经常消沉,他总说‘消极是没用’,只有积极是有意义的。思前想后也没有意义,有时候我看到一个什么东西觉得挺好,他就说先去做,然后不知道怎么地也就成了。有他我很幸运。”


2010年,向京和瞿广慈共同创造“稀奇艺术”品牌,对应夫妇俩姓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X+Q”。稀奇艺术是向京和瞿广慈的结晶,每一件作品背后却有着两位艺术家20年的积淀。「稀奇是艺术,稀奇是礼物」当艺术品作为礼物被加注了感情时,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具有意义。稀奇艺术的产品融合了情感和艺术性,以礼物的形式将幸福、温暖、真挚的祝福传递得更加久远。


刘小东&喻红:在平淡的生活中,互相支撑 相互鼓励 


刘小东和喻红


刘小东和喻红


刘小东喻红夫妇堪称当代艺术界夫妻的典范,甚至他们同样的事业追求同样的艺术分享让许多圈外人也羡慕不已。同样是中央美院中央美院油画系毕业,同样是教师,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协调和平等也让无数人充满想象。


喻红作品


喻红作品


喻红 黄昏的等待(局部)


喻红 黄昏的等待(局部)


在性格上,两人都是比较简单的人,喻红的画作似乎从没有找到一条固定的线路,但是却是在她细节构成的小世界里,刻画出了女性略带感动的艺术作品,她和刘晓东一样,是现实主义的好好学生,但是她作品包含的意蕴,也只有她自己知道——我生活在人群里,发现了许多令人心灵感动又无法言表的东西,这些都是关于人性的敏感、脆弱、尊严、隔膜、无助、真诚和情爱的故事……所有人都被它驱使着,于是生活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它们成了我作品的主题。”


刘晓东 白头到老


刘晓东 白头到老


刘晓东 晚餐


刘晓东 晚餐


刘晓东的作品却是纯粹的现实,就像他的生活一样,教学,创作,生活。确实,艺术家要真正沉淀下来过上简单的生活并不容易,一方面要考虑经济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有冷静的思考和创作的灵感,在这种对立的矛盾冲击下,必须要有一刻纯粹的心,刘晓东就是这样,以至于最后被陈丹青发掘,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有画廊代理的画家。


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时代,没有哪一个艺术家可能放过这个时代给予的机会,而像刘晓东和喻红一样的艺术家夫妻档互相支撑,相互鼓励的并不少,不仅仅是画,更是他们之间这一份平淡如水的真情,也让我们感动。


毛岱宗&袁僩:高山流水遇知音,因画相识相知相爱


毛岱宗和袁僩


毛岱宗和袁僩


自古才子爱佳人,“金童玉女意投机,才子佳人世罕稀。”此话正是当今画坛伉俪毛岱宗和袁僩的真实写照。只不过袁僩还是知名的才女,他们因画相识,因画相知,因画相爱,共同的兴趣和志向让他和她成为生活上的伴侣,艺术上的挚友。


毛岱宗画油画,袁僩画国画,可称东西合璧自然融合,夫妇俩的作品中显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影像,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成为各自领域中独领风骚的人物,两人生活中恩恩爱爱让人羡慕,创作上互相借鉴比翼双飞,让人佩服。艺海泛舟,不知不觉已走过了三十几个年头。


《镜前的春色》2000年 毛岱宗



《镜前的春色》2000年 毛岱宗


《瓜棚晨光》2008年 毛岱宗


《瓜棚晨光》2008年 毛岱宗


毛岱宗的油画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东方的主观色彩和西方的客观表现,在他的油画中巧妙的结合到一起,油画中体现出国画“空灵”和“心象”,油彩中散发着水墨的芳香,注重内心感悟,油画民族化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这里面谁敢说没有夫人的功劳。






袁僩作品


袁僩的工笔重彩,立意独特,造型夸张生动,色彩艳而不俗,意境幽深,尤其是饱满的构成效果,视觉冲击力强,在中国画特有的东方神韵中,又揉进许多可贵的西方因子,这除了她深厚的学院派功底外,其老公对她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毛岱宗一直对老庄哲学情有独钟,悟其道并融化在血液里,无为顺其自然的理念融入绘画,平淡随缘,与人无争的处事态度,对自然景物的理解,都蕴藏在作品之中。感悟大千世界,提取景物要素和符号,形成自家心境,油画中平和优雅的色调,率真的笔触,无处不体现着东方的哲学思想。


伉俪毛岱宗和袁僩,在艺术上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作为老朋友,愿鸾凤和鸣,比翼齐飞,琴瑟调和,一生相伴。


陈淑霞&刘庆和:相互独立,又相互欣赏着


陈淑霞与刘庆和


陈淑霞与刘庆和


陈淑霞与刘庆和可谓是艺术圈里非常有代表性的“夫妻档”。成为夫妻30年来,一直琴瑟相和。从央美连环画专业的同班,到各自在当代水墨、油画领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陈淑霞和刘庆和一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欣赏着”。


在他们看来,两人一起走过了成长的“点点滴滴”,共同留有生活温存的记忆。尽管创作领域不同,但“艺术就是要打动人”的理解却让两人在夫妻关系之外,也成为彼此艺术的知音。






刘庆和作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淑霞与刘庆和还一起合作创作连环画,那会,刘庆和勾线,陈淑霞填色,“他勾线很顺,如果是我,勾线时就要动下脑子。但画颜色,我就不用动脑子,”陈淑霞说当年合作时的这一分工恰恰突显了他俩不同的天分。


直到今天,夫妻俩再也没有合作过。在他们看来,创作是属于自己独立的天地。为此,在位于环铁艺术城的工作室里,他俩分成夫妇一人一半空间,中间隔上一堵墙。不过,尽管没有合作创作,但一人偏向水墨,一人偏爱油画,这让夫妻俩在各自的水墨、油画创作中有了更多思考和借鉴之处。


陈淑霞 1998年作 桌上的梨


陈淑霞 1998年作 桌上的梨




陈淑霞 1997年作 红色空间


如今,凭借对当代人物生活、精神状态的描画,刘庆和成为当代水墨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最早开始拓展水墨表现空间和积极倡导水墨介入当代生活的实践者之一。而陈淑霞在新生代艺术家群体中,凭借其“不是近距离地表现身边的人与物,而是无距离和零距离地关注自身内心世界的生命体验”而有了自己创作的独特性。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