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美”是一种建立在人化自然前提之上的自然美,那是瓜藤花蔓自然生长出的一种腾挪自然、疏密有致、乱而有序……而这种形态,有时 比那人工的方整均衡、整齐划一给人更多审美的联想和想象。
原标题:电脑字不是书法
如今,我们常看到整条街道,甚至整座城镇的所有商场、店家的招牌,都被工商管理部门强制或半强制着统一制成了一个模样,其所用字体更一律是“电脑字”。何以如此?曰:“整齐美观。”但如此千店一面、万匾一体,“整齐”或是事实,“美观”未必见得。
汉字最“美观”书写当然是书法,但是“电脑字”不是书法,包括其中的“任体”“舒体”“康体”“启体”等等,都不是——虽然任政、舒同、康有为、启 功等人是书法家,他们在世时确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写出的字许多都堪称书法,但是当他们的这些字,被制成电子字模,输入电脑后,作为一种实用印刷字体 后,其本质上已与毕昇刻在泥模上的泥活字、雕版工刻在木头上的木活字,以及后来用金属铸成的铅活字等没有任何区别了,总之便不是书法,而只是一种美术字和 印刷体了。
书法讲究“气韵生动”。“气”即行气,“韵”即韵味。优秀的书法作品中,行气有形可见,有迹可寻,似形成之下,但正是这形而之下的行气,生成出形而 之上的“韵”,而气、韵也便相辅相成为一种“气韵”;而书法品质之高低优劣,常常决定于“气韵”之是否“生动”。但气之可贵在于“率志委和”,“清和其 心”,即强调艺术家在创作中应顺乎自然规律,不刻意,不勉强,不做作;且注重平素的精神修养,如孟子所说“善养”,即保持心气平和、精神畅达和情感真实 等。而将这一切落实到书法创作中,其表现在从创作冲动,到章法布局,直至挥毫落墨的全过程;而在这一过程,讲究的是“兴之所至,毫端必达,其万千气象,都 出于初时意料之外”。因此,并非是成行书写之文字都有行气。而电脑字原本是一种为实用印刷之便而制作的一种电子活字而已,它们是可以在印刷排版中万能组装 的,所以每一个字之间是不可能有这种相联系之“气”的,所以成行排列的“电脑字”,无论是什么“体”,整齐则整齐也,但绝无行气;而没有行气的文字排列不 可能有气韵可言,气韵生动更无从谈起,其也决不是书法。
书法只是写字,只是在白色的纸上用黑色的墨写字,一笔一笔,一个一个;写下去,再写下去;醮墨,写干;再醮墨,再写干……书法就是这么简单。然而, 就是在看起来如此简单重复的过程中,墨色从深到浅,从黑到白;再从浅到深,从白到黑,黑白转换,黑白相生,如此这般,白纸上的那些点画线条,便不仅具有了 一种视觉的节奏感和旋律感,更重要的是,原本这些属于视觉艺术范畴的点画线条,竟有了一种时间感;亦即将原本属于空间艺术之书法,转换成了一种时间艺术。 这或许便是书法墨色变化最奇妙之处吧!所以中国书法最讲究“知黑守白”和“计白当黑”,而这种讲究,也使得中国书法成为了一门最能代表东方文化的独特艺 术。而“电脑字”——哪怕是各种所谓“书法体”的“电脑字”,因为它们只是为实用印刷而制作的电子活字而已,清晰而不被误识、误读才是其最基本的原则,所 以其无需墨色变化,墨淡枯涩、飞白、萦带等,更是一种不必要的奢侈——而这一切,恰恰既是书法艺术的美的手段,也是其美的特征——舍弃了这一切的电脑字, 决不是书法。
“电脑字”打印出来,视觉效果往往方整、均衡、对称、整齐、划一……这当然也是一种美,但这是一种建立在人工前提之上的美,并非是唯一 的美,更非是“最美”;“最美”是一种建立在人化自然前提之上的自然美,那是瓜藤花蔓自然生长出的一种腾挪自然、疏密有致、乱而有序……而这种形态,有时 比那人工的方整均衡、整齐划一给人更多审美的联想和想象。进入如此境界的书法,其布白一定少了几分对称均衡、整齐划一,而多了几分从瓜藤花蔓的生长形态中 悟得的即腾挪自然、疏密有致、乱而有序;具体到纸上的作品,或许其点划零碎了许多、线条散乱了许多、形体歪斜许多,总之矛盾了许多、失衡了许多,参差了许 多;然而所有的矛盾、失衡和参差,最终又都被统一、平衡和齐整化,以至于达到一种矛盾后的统一,失衡中的平衡,参差中的齐整——这恰恰是中国书法所应该呈 现出的一种艺术美。而“电脑字”显然是不可能具有这样的艺术美的。所以一味方整、均衡、对称、整齐、划一的“电脑字”,决不是书法!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