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补齐“乡校艺术教育”的短板?笔者认为一方面加强培训力度,在现有师资基础上,加强对那些被“逼上梁山”的“艺术老师”或对艺术感兴趣的老师培训,考核合格后,将其转岗担任艺术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原标题:如何尽快补齐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的短板
在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实施方案中,新疆教育厅正式将“艺术”考试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科目。考生可从音乐、美术中任选一门。体育与艺术考试科目分值为150分,体育100分、艺术50分,考生所得分数将纳入总成绩中。但是,在农村学校,由于缺少艺术教师,许多农村孩子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艺术教育。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该怎样化解艺术教师短缺的难题,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艺术教育?(11月3日《中国教育报》)
多年来,由于城乡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城乡教师的待遇悬殊,农村留下不住优秀的年轻教师,这早已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其中,作为教育师资的短板——艺术教育更可以说是农村学校稀缺的。而“在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实施方案中,新疆教育厅正式将‘艺术’考试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科目”,这无疑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劣势处境雪上加霜——本来乡村教育的师资和教育环境比城市中学差,乡村学校的学生起跑线早已被城市学校学生抛后很远了,而如今加了“艺术考试”这门分数,那将把乡村学生的起跑线置后更远了。
众所周知,乡村学校缺少“艺术教师”(音乐和美术老师),一般学校虽然开足了“艺术课”,但由于没有专业的艺术教师,音乐、美术课大多是让文化课老师兼任。音乐课因为老师不懂乐理知识,不识五线谱,就只好抄几只流行歌教教,撑一撑场面,让学校还有歌声飘扬;美术课由于老师不懂调色,不会素描,不会静物写生,更不会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只会画画简笔画或摆几个杯子、球类、南瓜等实物,让学生照物画图……现在一下要把“艺术分”计入升学总分,怎能不叫乡村学校教师和学生焦虑?怎么不让乡村家长们心寒?怎么不让乡村学校的生源急剧萎缩?
乡村学校的艺术教师哪里去了?多年来,由于升学不考“艺术”,对于师资缺乏的乡村学校只得进行“实用主义”的选择,狠抓“文化”主科,舍弃“艺术”副科,这样,艺术教育一直是乡村教育的短板,艺术课程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副科”地位,艺术教师也难以享受和“主科”教师同等待遇,每年的评优晋职常常处于劣势,长此以往,就让副科老师寒心,于是乎,他们就想方设法,纷纷调进城市或干脆辞职进入待遇优厚的城市艺术培训机构。一句话:艺术教师招不来,留不住,很难在农村“扎根”。
如何补齐“乡校艺术教育”的短板?笔者认为一方面加强培训力度,在现有师资基础上,加强对那些被“逼上梁山”的“艺术老师”或对艺术感兴趣的老师培训,考核合格后,将其转岗担任艺术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加大定向培养工作的力度,专门招收本地生源进行培养,精准到农村学校担任艺术教师,实现艺术教师的本土化。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应该提高艺术教师的待遇,给予增加合理补贴,做到待遇留人,增强对艺术教师的吸引力,这样才能让招收来的“凤凰”们不再学“孔雀东南飞”,另就高枝了——这样乡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才会出现“百鸟朝凤”的喜人局面。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