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互联网+”概念迅速席卷了多个传统行业,甚至原本相对封闭的艺术在线教育平台也开始有了互联网基因。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邵亮也给出了他的见解,网上艺术教育并未真正形成规范和规模,对艺术的解读仍然是...
原标题:艺术在线教育玩起“互联网思维”
近期“互联网+”概念迅速席卷了多个传统行业,甚至原本相对封闭的艺术在线教育平台也开始有了互联网基因。据了解,艺评网“名师有约”栏目刚上线就被投资人看中,显示出艺术在线教育平台的广阔前景,但这一商业模式与艺术如何进一步融合显然还需要探索。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艺评网几乎都在做非商业性的数据积累。据介绍,目前该平台上聚集了八大美院及清华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1400位老师,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苏新平,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中国美术学院许江,天津美术学院邓国源、霍春阳,西安美术学院郭线庐等名家。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传统行业可以起到强大的整合作用,但这种整合无法脱离行业的特殊性。对于高校老师而言,过去的封闭保守已经在互联网的潮流下慢慢被打开,部分高校老师已经看到互联网的这种趋势。“我们首先给这些老师做了数据库,每个签约老师都有视频、音频以及各方面的资料,是多维度的数据库。”艺评网创始人孔中表示。
对于艺术在线教育平台,高校教师又是什么态度呢?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胡斌表示,八大美院在历史渊源、学科建设以及当下所面对的现象和问题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和可深入交流之处。现实情形却是,只有一些教学研讨、美展以及零散的展览、研讨会等,便捷的常设性互动没有合适的平台。“艺评网”不失时机地做了这项工作。它把八大美院的教师信息分门别类地上传到网站上,使每个有意了解美院教师情况的师生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整体面貌。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邵亮也给出了他的见解,网上艺术教育并未真正形成规范和规模,对艺术的解读仍然是零散的和自发性的。而艺评网的出现,正尝试着采用全新的艺术交流和教育模式。另外,艺评网自身也还在进一步地扩充信息,它的出现意味着网络时代的艺术拥有更多的沟通和发展的可能。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