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教育 > 正文

业界索稿难:九旬画家索连环画稿17年仍未果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2-09 来源:新闻晚报
标签:


他们都惊愕了。当即决定前往面谈,同行的还有盛鹤年遗孀徐梅英女士。出版社的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但言语中却流露出怀疑:“这么多年了,稿子是不是已经还给你们了?”而另一种令他们更为难以接受的论调是,王亦秋曾经提出过稿子不要了,放弃这个权利。“不可能!”90岁的王老当场反驳。


在与出版社负责人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当晚,四人拜访了十几年前向他们约稿的老编辑谈老师。谈老师几年前从出版社退休,但在圈内还是小有名气。“没有还给你们。”谈老师马上就承认了这点,“明天我打电话,叫他们找出来还给你们。”


拿着与谈老师对话的录音再找到出版社负责人,对方表示,确实很难找,但还会继续努力。“至今没有消息。”罗履明很无奈,他们委托律师向出版社发出律师函,希望对方在11月30日之前给予答复,但是,依旧没有回应。


“我们要找回来这些原稿,不仅仅因为其巨大的艺术价值,更因为其承载了我们当初那生机勃勃的生命轨迹。”


3 索稿难在业内普遍存在


事实上,原稿交给出版社后索要困难的情况在业内频繁出现。


罗履明曾经出过一套80幅的连环画,讲聊斋故事。画册出版后,他多次向出版社讨要原稿,但对方始终以“工作繁忙”予以推诿。更有几次,原本约好了时间取稿,却在他即将到达之时,告知负责人外出开会,再以改期。这样的拉锯战持续了将近一年。


而徐梅英讲述的故事就更为离奇。她先生盛鹤年与公公盛焕文曾共同创作过一套《洛神》小精,一时洛阳纸贵。位于东北的出版社也一直没有还他们原稿。不久前,徐梅英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陕西一家私营出版社的负责人,现在要原稿印刷再版《洛神》,希望徐梅英能够签字授权。徐梅英一听就纳闷了:“我们自己都没有原稿,你何来?”对方称是从一名退休美编手中购得。“我将保留追究他们法律责任的权利。”徐梅英说。


而对于王亦秋来说,这样的故事就更多了,以至于他自嘲地说道:“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一半时间在创作,一半时间在索稿。”


近年来,上海法院也多次审理出版社与作者之间,关于原稿遗失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出版社不愿意归还原稿,有很多种原因。有的或许已经遗失了,有的或许被盗了,更多的或许跟原稿背后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有关。“在这个无纸化时代,单单是原稿这种载体形式,或许就会比它的实际内容,更有价值,更遑论其他。”业内人士说。


律师说法


“出版社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王亦秋等人的合法权益,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萍律师分析道。根据我国《物权》相关规定,画家画作一旦完成,在取得著作权的同时,对该画作载体自然取得物权,该物权是基于劳动和生产的原始取得,是绝对权。出版者将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丢失、毁损致使出版合同不能履行的,著作权人可追究出版者的民事责任。


“578幅作品是王亦秋等人的作品,他们依法对其享有所有权。出版社没有任何理由概不退还。”李萍说,如果出版社不能退还画作原稿,王亦秋等人可以依法提出赔偿,赔偿标准可参照市场拍卖价格。目前,王亦秋的一幅画作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约为1200元左右,而这套作品是四名画家唯一的合作,价格或许会更高。


“索画不仅于法有据,这也是画家群体法律意识觉醒的表现,并有利于依法规范出版行为。”李萍说。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