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名画赝品泛滥 业内兴建保真系统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09-23 来源:南方日报
标签:


 赝品泛滥,根本的原因在于名师作品在书画市场上的供不应求。据岭南实力派中青年国画家卢中见介绍,名师名作历来都有着大规模的追随者,很多藏家不仅从心理上,还是从投资前景上,都渴望能够得到名家的片纸稀墨。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名画的价格往往也会被炒得比一般的画家作品要高。这就给造假的投机者留下了攫取暴利的空间。


 据了解,当前岭南画派一批名师,其作品均价低则几万元一平方尺,贵则上十万元。范曾、刘大为等一些北京画家,其作品甚至已炒到几十万元一平方尺。


 “在暴利的趋使下,造假分子无不铤而走险。”胡红拴对记者说,王玉珏等一些名师曾到某地观摩一场画展,结果竟然遭到主办方设置的层层障碍,原因就在于展出的作品里边,有很多都是假画。


 书画打假困难重重


 要杜绝赝品汗牛充栋的现象,对于艺术家来说,可谓困难重重。


 “很多艺术家,像我自己,平时大多时间都把自己关在画室里边,一心扑在艺术创作上,对市场环境以及商业运营毫不知情。”王玉珏对南方日报记者说,受到造假分子的侵害后,却也无可奈何。


 她对记者说,有一次在画展上看到一幅自己的伪作。她马上联系策展方,要求约谈这幅画的所有者。当时,她还不是想着要打假,只是想了解一下来源,但是策展方以种种理由推脱,最终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很多投机者,都抓住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没有时间或不愿意跟他们长时间纠缠的心理,被发现了就假装改正,过了风头再换个地方继续胡搞乱搞。有的无良商家,被揭露了卖假行为后,还会指责是艺术家老糊涂,自己看不清楚,是在给商家捣乱,以此来混洧藏家的认识。


 杨之光老先生去年虽然公开指认40多幅伪作,并把拍卖行的名字及作品编号一一列明,然而,这样做不过迫使了一部分拍卖行最终撤下了其中的一些假货。而其中有一幅作品最终还是被一家北京拍卖公司以近30万元的高价拍卖成功。至于拍卖公司到底是没看到杨之光的声明,还是看到了装作不知,很多行内人士就不好说了。据杨家人透露,单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没办法追踪到伪作的来源,因此也没办法诉诸法律。


 在更多人看来,当前书画市场赝品泛滥的原因是拍卖行不保真、不退货的原因造成的。因为拍出去的作品即使最终被发现是假货,拍卖行在法律上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尽管在一些拍卖公司看来,经常卖假货,有损拍卖公司的品牌。但对于一些拍卖公司的从业人员来说,他们个人却不会有这样的损失。因此,不少从业人员实际上借着拍卖行的大招牌,私下与一些造假分子或者鉴定机构勾结起来,尽可能促成一单单伪作的交易,从中获取暴利。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