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存世量就少,再加上青铜器仿品都形成产业链,您觉得市场上青铜器类真品有多少?”乌市金都收藏品市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古玩商告诉记者,现在制假者和盗墓者都有各自的“产业链”。
“比如,有的造假者采取‘埋地雷’的手法,事先将几可乱真的仿品埋在地下,再请几个托儿和买家一起到现场‘发掘’,甚至有埋十年等待合适时机做套出手的。因此眼见并不一定为实。”该古玩商说。
“近代形成了‘苏州造’、‘潍县造’、‘西安造’和‘北京造’等各具特色的青铜器仿古作伪集散地。”浸淫青铜器藏品20多年的晨报我家有宝俱乐部杂项鉴定专家、钱币收藏家何俊峰介绍说,“苏州造”大多仿造的是商代器物,铸造精细,皮色、锈斑和铭文有独到之处。
“北京造”是近代民间仿古作伪的重要来源,大多仿制商周重器与鎏金器,而且为迎合外国商人的需求,器物做得华丽、精巧、奇特。
何俊峰说,现在仿古铜器更为逼真。这些仿品是“三结合”的杰作,既以传统的工艺为基础,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又以先进仪器辅助。“相似度可达真品的90%,仅凭这10%的差距就可作为辨别真伪的依据”。
何俊峰说,一般翻模采用硫化硅橡胶,铸造采用失蜡法,做旧采用“电解作皮”、“化学作锈”等。
仿古作伪青铜器的最后环节是销售,一般由制作地向外放射性流动,先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再向小城镇流动。
业内人士说,这些人在广州、北京、上海、郑州等国内各大古玩市场都有专柜。“你需要什么样铜器,他们都能满足,可在全国调货,做到了‘以销定产’。”金都收藏品市场一位李姓古玩商说。
收藏青铜器一定要谨慎!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均如此提醒收藏者,造假技术在不断更新,铜器鉴定也要与时俱进,要了解其仿造的基本规律,懂得真品与赝品的本质区别后,再出手。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