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当代陶瓷艺术市场七大特征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3-07 来源:新浪收藏

摘要: 近几年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品市场,它有哪些规律值得我们陶瓷爱好者总结?它又有哪些新的变化、新的趋势和新的特征值得我们玩味?



特征四:中青年艺术家两极分化

  

近几年,对中青年艺术家来说,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那些有实力、有潜质、有创新精神,且作品又有特色的中青年艺术家来说,日子过的还挺滋润。

  

如青年艺术家潘长杰的珍珠彩仕女作品,运用珍珠彩形式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具有创新美、构图美、线型美、色彩美等装饰审美特点,从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收藏家的关注与青睐。又如擅长青花分水的青年艺术家黄景锋,作品意境开阔、情感浓烈,颇具生活气息和现代审美情趣,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而那些刚出道不久、个人艺术风格不鲜明,还没得到市场认可的青年艺术家,仍在接受着市场的痛苦考验,有的连生存都很困难。

  

笔者从景德镇在线、景德镇名瓷在线、中国名瓷网、中瓷网等几个主要陶瓷艺术品交易平台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也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

  

特征五:陶瓷油画受市场追捧

  

从视觉上既有很强的油画效果,又有陶瓷细腻、色彩丰富的特点,给人一种全新感觉和强烈印象,具有当代中国新文人精神气质的陶瓷油画,已成为2013年当代陶瓷中最受追捧的瓷绘样式之一。

  

究其原因,据景德镇在线总经理兼国家陶瓷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老猫”分析,陶瓷油画走热全国,一方面是这类风格作品,同时具有油画和陶瓷艺术双重属性,易于被欣赏、接受;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这种作品,太费工耗时,具有较好的收藏升值潜力。他介绍说,一件油画作品,一般要花十天到半个月工夫,反复烧制7到8次才能完成,在烧制过程中成品率低,而这类绘画,笔工非常细腻,只有中青年作者才能有这样的眼力、精力和体力,估计过了五十、六十岁以后,想画也画不成了,所以这类作品收藏潜力特别高。

  

另据中国陶瓷油画艺术院负责人介绍,因陶瓷材质平整光滑便于创作,可保存时间又非常长久,色彩丰富逼真,因此,陶瓷油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特征六:当代陶瓷成为民营企业及政府官员投资新宠

  

据景德镇市陶瓷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曹新民透露,他今年在山西、北京、河北等地考察时,发现民营企业家进入陶瓷收藏投资领域的人数越来越多。

  

而一位不愿署名且也是陶瓷艺术收藏者的中央企业老总向笔者证实了这一观点。由于他身处瓷都景德镇,因公务需要经常与一些艺术家、艺术机构打交道,为此,经常接到外地的政府官员同学、老乡以及民营企业家朋友打来的电话,请求他代为购藏艺术陶瓷,2013年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对于民营企业及政府官员热衷于陶瓷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这种现象,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沐认为,在货币超发及通货澎胀高预期下,陶瓷艺术品必然成为财富人群资产保值与增值的主要工具。此外,陶瓷艺术品对于拓展文化产业、合理避税,以及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显然,在房地产受到宏观调控,股市上窜下跳,其他投资品种稀少的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品已成为民营企业及政府官员投资收藏新宠,预计2014年仍将加速这种趋势。

  

特征七:陶艺媒体、陶瓷评论欣欣向荣

  

近年来,除景德镇地区主办的十几家当代陶瓷艺术类媒体外,外埠媒体也有加速进入陶瓷艺术媒体的趋势。

  

如全国著名的综合类门户网站——新浪网于2013年10月份开通了“江西陶瓷”频道,把办公地点选在景德镇,零距离对接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全国著名的艺术类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也于2013年开通了“江西站”,重点关注当代艺术陶瓷,并也把办公地点选在景德镇;我国权威网站——人民网也开辟了“瓷器”频道,致力于传播推广中国陶瓷文化。此外,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报开辟了《名瓷市场》专刊;据悉,由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艺术报也将开辟艺术陶瓷专刊,给本已火热的艺术媒体再添一把“火”。

  

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媒体的主要“填充物”——陶瓷评论,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论权威性,当属中国文化报——《名瓷市场》专刊,近年来发表的《“名作”比“名号”更重要》、《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四忌”》等评论文章高屋建瓴,观点鲜明,极受读者喜爱;作为党报,景德镇日报开办的《瓷苑》专刊在景德镇市具有极高的影响力。《真善美是艺术创作与评论的标准》、《从江南铜屋到景德镇“瓷宫”》等文章分析精辟,建议中肯,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认同;论发行,瓷都晚报-《瓷器》有得一拼,其充分利用瓷都晚报的渠道优势及民营企业的活力,加之精细的策划,把《瓷器》杂志搞得红红火火;论特色,《瓷都美术家》杂志依托景德镇市文联影响力及市陶瓷评论家协会的人脉,经常组织文化沙龙,针对艺术市场热点及时发出自己的批评之声,近年来杂志也办得有声有色。    

  

可以说是繁荣的艺术媒体、精彩的评论文章共同推动着当代艺术陶瓷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的一年。

  

(作者吴爱华先生系中国陶瓷传播大使、中国陶瓷评论名家、中国陶瓷艺术名家、艺术陶瓷市场专家、景德镇陶瓷推广大使)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