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市场观察:书画板块引领新风向
摘要:
回顾2013年艺术品拍场,书画部分各个板块有太多值得深思的“状况”——古代书画依旧坚挺,稳中有进;近现代书画存在缩水,但“黄胄季”又带动了个别画家的高歌猛进……
另外,市场对一线大家的作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除了古玩字画所具备的 “五德”——老、少、精、美、好之外,对尺幅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综观成交额排在前几位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大幅力作,除少数限量版作品 (张大千 《红拂女》)外,八平尺以下的单幅普通精品已经很难突破千万元大关;十六平尺以下的作品很难突破四千万元大关;想要攀升亿元大关,尺幅低于二十五至五十平尺的作品在近现代板块几乎很难实现,并且往往还要夹带些许政治色彩。
近现代大家或将出现新的高点
风向理由:近现代十二大家(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徐悲鸿、黄胄、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石鲁、陆俨少、蒋兆和)中的六人已经身处亿元俱乐部,市场与拍卖公司下一步的挖掘对象将有可能是其余潘天寿、石鲁、陆俨少、黄宾虹、蒋兆和、林风眠等六人。当然,略逊一筹的谢稚柳、吴湖帆也同样让人充满了期待。
在市场处于调整期之时,依然有很多画家的作品创下了个人成交额新高,这也印证了 “精品就会产生精品价”的真理。高价的作品往往是首次露面的“生货”,这也透露给藏家一个信息:“慧眼识珠”在天价频出的时代依然奏效,“好”字是基础,“少”字更是高招,有眼力的藏家应该放下包袱,不要过多地盯住“黄胄的驴、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这些妇孺皆知的“规律”,要去深入挖掘画家看似不太擅长的题材,龚贤的书法、溥心畬的鸽子就是个明证。正如资深藏家刘健诚所说:“民国以前的画家都是多面手,更不会把自己变成个‘画驴、画马’的专业户,文征明与沈周的花鸟、徐渭与龚贤的书法、傅抱石与李可染的人物、周思聪的残荷其实毫不逊色于他们所谓的‘主项’。”
近现代一线大家早年出现过的高价拍品需谨慎
风向理由:市场已经达到顶点,除非大的经济环境有改观,否则不太可能出现2011年那样“井喷式”的高价。精品反复亮相,或已无人跟进。
长期以来,齐白石、张大千一直被看作是拍卖场上的 “定海神针”。然而2013年的秋拍,这两个人却分别出现了流拍或低于估价成交的囧况。两人不少作品遭遇流拍或低价成交的这种情况在许多拍卖行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可见市场正在逐步趋于理智和冷静。
综观2013年艺术品拍卖总的态势,有惊喜也有遗憾。有回暖的迹象也好,处于理性调整期也罢,业内人士众说纷纭,但市场的发展依然遵循自身运行的规律。最值得称道的是,各个拍卖公司都能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为藏家创造优良的交易氛围,并充分彰显藏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形成良性的循环,这确是一个最为喜人的市场信号。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