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市场几乎每隔一到两个月都会有一次调价,每次接近10%,不少产品半年间累计涨幅达到30%。”李先生介绍,目前市场上,红木家具鱼龙混杂,如果没有看准红木原料的慧眼,很容易上当受骗。
而对于一些资源稀缺的红木家具,如果从投资角度购买,一次性投入就要上百万,李先生并未选择出手。
市场走向:
红木家具行业 面临重新洗牌
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次红木原料价格的暴涨对红木产业将带来一次冲击。
“一次错误的投资,很可能被‘踢’出局。”中国古典家具协会会长、海南国盛家具公司董事长吴名光表示,高端红木家具一直以来都受到市场热捧。但随着原材料稀缺,价格飞涨,很可能导致一些红木家具企业和厂家资金紧缺。如果没有原料供给,不少厂商将面临停产和半停产,最终被淘汰出局。
市场上一些低端红木商在利益驱使下,使用劣质红木以次充好的情况屡见不鲜。乱标价、疯狂打折的也不少,一些小企业在做最后一搏。未来几年内,红木企业将面临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红木家具市场正面临重新洗牌。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存活下来的红木商人也被迫寻找其他出路。高端红木寻求低端化路线更迫在眉睫。海南不少红木厂商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一些中低端红木以及未被列入红木名录内的一些“新红木”树种。
“非洲黄花梨、巴里黄檀、红酸枝等几种都不错,这些材料相比市场价格达到近40万元一吨的老挝大红酸枝来说,价格只有其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尽管材质差一些,但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热点。”吴名光介绍,“以前大家都看不上眼的非洲黄花梨,2个月内已经从4700元/吨大幅涨至7000元一吨,巴里黄檀等原木也开始大幅上涨……行业内,大家开始囤积红木替代品已经是不公开的秘密,但是各家的眼光不一,看准的种类也未必一致。”
“红木商人面临一次押宝似的赌博。押中了,成为下一波行情的引领者;押不中,血本无归。”一些红木商私下谈到。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