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古籍善本多年研究的拓晓堂认为,传统宣纸进入拍卖市场说明老宣纸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紧缺性。拓晓堂介绍,传统的正宗宣纸产自安徽泾县,泾县宣纸有“纸寿千年”美誉,“在密封、恒温恒湿的条件下,保存两千年都不成问题。”作为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宣纸进入拍卖领域是一个趋势。至于收藏价值,“并不是所有的宣纸都具有收藏价值。纯手工的宣纸市面上比较多,一百年以内的纸收藏意义不大。除了用来创作,古纸也可以作为古代书画装裱修复的材料。还有一种用途,就是作假。古代书画鉴定中对纸张的鉴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利用其鉴定特点移花接木。”
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宣纸,拓晓堂认为,这一时期的制作工艺与古代宣纸差不多,实用价值也很高,如果想收藏古代老宣纸,买家一定要睁大眼睛,市面上鱼龙混杂的太多。
□明星拍品
齐白石《松鹰图》将上拍
北京歌德拍卖公司日前对外发布,歌德秋拍将于11月27日至11月29日在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举办预展,11月30日至12月1日开拍。拍品涵盖中国书画、茶香道具、欧洲家具、翡翠珠宝、油画及现当代艺术等,共计700多件。
在书画板块,歌德将推出八个构架完整、品质上乘的专场拍卖,包括“励壮丹青——李苦禅、李燕书画专场”“‘醉墨轩’藏范曾书画专场”“‘醉墨轩’藏周思聪绘画专场”“壮怀——重要中国书画专场”等。据歌德拍卖介绍,在“壮怀——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中,一件齐白石的巨幅《松鹰图》特别引人关注。
《松鹰图》为黄琪翔将军旧藏,是难得一见的齐氏精品。此画画面绘一只气宇轩昂的雄鹰,屹立于苍劲的松干之上,傲视前方,大有君临天下的气概。松枝自上而下,交错有致。松针挺拔俊秀,远近分明。画上的题跋为“白石老人自存自稿”,钤印为其自用印:木居士、鲁班门下、牵牛不饮洗耳水。值得一提的是,黄琪翔旧藏的这幅齐白石《松鹰图》本是六尺整张之作,有双跋,“琪翔将军清属,三百石印富翁齐璜尚客故都”位于此画的左上方,可惜被现藏家于上世纪90年代裁去。此幅黄琪翔旧藏的齐白石佳构《松鹰图》,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往来于两岸三地,如今重归北京。
歌德拍卖相关负责人表示,齐白石作画,常常将得意之作压箱底,谓之留存底稿,不轻易出售。这就是他在此画上自题“自存自稿”之意。从题上观之,足见齐白石对此图的自赏之情溢于言表。歌德拍卖根据此《松鹰图》的绘画风格,认为大致可以判定此画创作的年代当在1951年以前。这幅作品的估价在800万元至1500万元之间。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