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康斯坦斯·梅尔:《悲惨人家》
尽管康斯坦斯·梅尔(Constance Mayer)在创作《悲惨人家》(Une Famille Dans La Desolation)时自杀了,但这幅画后来由她的合作伙伴皮埃尔·保罗·普鲁东(Pierre-Paul Prud’hon)完成了,普鲁东曾卷入艺术史上最轰动的艺术丑闻案。
1803年两人相遇,那时普鲁东是享誉法国的绘画家,梅尔是崭露头角 的年轻艺术家,很快他们便开始合作绘画,据说外界看不出同一幅画里有衔接的痕迹。相对于油画,普鲁东更喜欢素描,所以勾勒绘画大概轮廓总是由他负责,油画 创作部分由梅勒完成。那时普鲁东名气更大(加之他是男性),所以这些画作常冠他一人之名售卖。有些人为了画作能卖个好价钱,甚至会把梅尔的名字除去,只留 普鲁东一个人的名字。但梅尔凭借自己的才能也算成功,她在索邦神学院(Sorbonne,译注:巴黎大学前身)有自己的画室。
他俩儿本可算 天生一对,但普鲁东已有妻室,且过着悲惨生活。他们育有六子,但婚姻很不和谐,他妻子精神崩溃,最终死于精神病医院。有历史说,普鲁东曾在妻子去世前发 誓,不会续娶,这让康斯坦斯非常忧郁。也有历史说政府征用康斯坦斯索邦神学院的画室,让她处于危险境地。不管哪个历史版本属实,事实是梅尔用普鲁东的剃须 刀于1821年5月26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普鲁东悲痛绝望,于两年后去世,但未能完成他们最终的合作绘画——为一个悲惨家庭的画像。
6.马克·罗斯科的无题画(黑灰图) (Black On Gray)
抽象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名声,主要是靠他著名的色域绘画取得的。这些作品因用色彩唤起了人的情感共鸣而广受好评。但罗斯科不屑于这样的评论,他希望自己被当做画 家而不是涂涂抹抹拼凑色彩的人。他只关心情感表达,而“不关心颜色间的关系,不在意表现形式,也不关注其他任何东西”。
在他人生晚期,他的 绘画风格趋于平淡,透着绝望,似乎是想颠覆自己之前的社会声名。“黑色主题绘画”(the Black Paintings)是他最后一组画作,大部分画作中都是一块黑灰画布,黑灰中间水平分割,画中还有一块薄木板。罗斯科自己叙述说,这些画的主题是“死 亡”。他先遭与妻分居之苦,又受严重抑郁症的折磨,1970年罗斯科在自己的纽约画室割腕自杀。
7.约翰·明顿:《詹姆斯迪恩的死亡》
画家及插图画家约翰·明顿于1957年1月自杀身亡,他的最后一个作品仍未完成。这幅画描绘的是被一群发疯的旁观者包围的身负重伤之人。在明顿死亡前一天, 画家Ruskin Spear去工作室拜访他,被告知画中的垂死者是死于2年前车祸的好莱坞演员詹姆斯迪恩,享年仅24岁。
Spear相信 詹姆斯迪恩的死亡代表年轻一代的遭遇,与明顿高度相关。然而,垂死者的真实身份是有争议的。显然,绘画的灵感直接源于明顿在巴塞罗那目击的一起相似的车 祸,之后认为与迪恩相似。明顿的自杀是由于抽象艺术的兴起阻碍了他作品的普及,助长了内心的抑郁和自信的丧失。作品虽未完成,但迹象表明他并不打算进一步 完成创作。他告诉朋友担心他的画会成为另一个约翰尼·明顿的作品。
8.尼古拉斯·德·斯塔埃尔:《音乐会》
尼古拉斯·德·斯塔埃尔是位富有创造力的法国抽象派艺术家,在其短暂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了成千上万的绘画和素描。在他生命的最后5个月中,创作了147幅绘 画,有生之年最后一个作品极有可能是完成于1955年的《蓝裸》。当年3月,他在昂蒂布跳楼自杀,留下最后未完成的作品《音乐会》,享年41岁。
《音乐会》是德·斯塔埃尔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长6米(20英尺),宽3.5米(11.5英尺)。画中,洒满乐谱的地上有一个大钢琴和低音提琴,反应了在音乐 会结束之前,要将两种乐器留在舞台上。德·斯塔埃尔深受一次音乐会的鼓励,立马回家整日整夜创作,直到灯光无法使他继续绘画。他烧毁了所有的草图,跳楼身 亡。在他死前,写下“我无力完成作品”。
9.约翰·威廉·格威德(John William Godward)《裸体海滩上》
在约翰·格威德40年的画家生涯中极少创作过主题为身着礼服的漂亮女子以外的画作。他以这种风格名闻天下,并常因对古典礼服上的褶皱纹理变化不可思议的准确 描绘而饱受赞誉。但他的画作不尽符合普遍的艺术批评标准,因为其中有诸多理念及历史上的失实之处,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身着罗马时代的宽袍”。家人看不 起他所选择的职业,在画家1912年移居意大利后,就与他断绝了关系,并毁掉了所有印刻着他往昔岁月的相片,随着健康状况的恶化,他的创作也越来越少。在 去世前的最后最后几个月里,画家完成了最后为人所知的作品——《相思》和《裸体海滩上》。后者意义尤其重大,它标志着画家不再恪守自己一贯的古典风格,这 种风格的画面场景以华美的服饰和大理石表面为特征。在此之前,该风格被普遍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但是画家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意愿。1922年12月,结束了 自己的生命的画家在遗书中写道,这个人世对他来说,不够盛大,对于加索(Picasso)而言,也一样。

10.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斑马和伞》
《斑马和伞》是1930年伍德在巴黎完成的两幅画作中的一幅,另外的作品是《虎与凯旋门》。两幅画作都描绘了异域动物与人造建筑对立的超现实想象。《斑马和 伞》的特殊之处在于空中多出了降落伞的形象。伞员毫无生气,似乎已经死亡,至少也受到了严重伤害,这或许意味深长。画家1930年8月离开巴黎来到英格 兰,在索尔兹伯里(Salisbury)遇到了他的母亲,并向她展示了包括《斑马和伞》在内的最新作品。不幸的是,伍德无时不刻不在忍受着因为戒毒而引发 的臆想症带来的痛苦,他确信有某个神秘的东西一直跟随着自己。他不顾一切地逃离这位仅存在于幻想中的追捕者,在最绝望的那天,竟跳向了一辆迎面而来的列 车。那时的媒体为了避免他的母亲受到困扰,便每每将之报道为一起偶然事故。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