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图片新闻 > 正文

美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隐喻社会结构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10-24 来源: 环球网

摘要: 美国艺术家Carol Milne的棒针编织作品是用玻璃做成的。这组作品有的像初学者的编织,有的是毛线靴子,还有的是一双逼真的手正在进行编织,是对材质、形式和色彩的重新定义。


  原标题: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挑战视觉


  美国艺术家Carol Milne

美国艺术家Carol Milne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讯,当你看到美国艺术家Carol Milne的这组雕塑作品时,你一定会赞叹它们的美丽。同时,你也一定会情不自禁的想,棒针编织是怎么立起来的呢?

  事实上,这些惟妙惟肖的棒针编织作品是用玻璃做成的。鉴于玻璃的熔点为600摄氏度,艺术家不太可能真正使用熔化的玻璃进行编织。她采用的方式是,先按照一件棒针编织品的样子制作蜡模,然后在蜡制的模型外面再包裹一层制模材料。接下来,艺术家将模具整体加热,使蜡熔化,从而得到一个中空的模型,再灌入熔化的玻璃水,缓慢冷却以防止碎裂。最后,外面的模具被除去,露出美丽的玻璃成品。

  这组作品有的像初学者的编织,有的是毛线靴子,还有的是一双逼真的手正在进行编织,是对材质、形式和色彩的重新定义。此外,它还挑战了观看者的期望,让人们重新思考创作材料以及创作过程的组成和搭配。

  当然,作品还有另一重寓意。Carol Milne说,“这组作品其实是对社会结构的隐喻。单股的线是脆弱的,但是编织在一起就变得坚韧。即使一部分被破坏,整体的结构依然会保持不变。”(图片来源:Sipa Photo)


美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隐喻社会结构



美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隐喻社会结构



美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隐喻社会结构



美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隐喻社会结构



美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隐喻社会结构



美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隐喻社会结构



美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隐喻社会结构



美艺术家巧用玻璃编织 绝美雕塑隐喻社会结构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