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像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命题性,街头摄影的自由程度很大,完全是摄影师发自内心的自我行为,没有组织和机构会为此支付薪酬,但却是整个社会变迁的记录。
原标题:每条街 都有它的专属“性格”
关于街头摄影,我们总是在探讨: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拿着相机走上街头,可街头摄影到底是什么呢?这的确是一个深奥的问题,前辈诸如布列松等大师都只是答案中的一份子。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也是为回答这一问题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部分”,美国街头摄影集大成者、摄影艺术家Joel Meyerowitz。
作为一名街头摄影师,Joel Meyerowitz的足迹遍布法国、德国,以及美国俄亥俄等州,但他坦言,纽约喧闹纷乱的街头才是他的最佳创作地点。“纽约第五大道就是我的拍摄宝地。”他说,“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街道能让我走这么多遍,能让我感受到优雅和卑微如此激烈的碰撞。在这条街上,你可以看到骑着自行车的邮差,也能看到美艳的模特,可以看到亿万富翁,也能看到皮条客……强烈的对比就展现在你面前,每天都是如此。”
在街头拍摄中,摄影师没有多少深思熟虑的机会。Meyerowitz 在采访中也说:“拍摄只是几分之一秒的事情,根本没有考虑的时间,所以摄影师必须多磨练。学会掌握拍摄技巧和拍摄时机,才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拍出精彩的照片。”尽管他的照片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但 Meyerowitz 做摄影的目的却并不在此。正如他所说:“我并不是为了拍照而拍照,而是为了在这些场景中感受一种生命存在和意识清醒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的作品是对我生命中每一次顿悟的记录。”
美国街头纪实摄影师乔尔·迈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1938年出生在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自1962年开始创作彩色摄影,和Stephen Shore、William Eggleston都是最早尝试以彩色摄影的方式来表现美国城市街头景观的摄影家。
最早的时候,Joel Meyerowitz和当时所有的摄影师一样,使用黑白胶片拍摄。彩色摄影虽已出现30余年,但鲜有摄影师使用彩色胶片,因为只有黑白影像才被公认为是艺术品。渐渐地,Joel并不满足于左声道的拍摄,他认为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就像立体声一样,并不应该只沉溺于黑白对比、影调陷阱等,年轻人应该有自己摄影观念,于是他开始尝试全彩色拍摄。到1970年底,Joel成为了彩色摄影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敦促了杂志中的照片全彩化,也改变了纽约的艺术馆、画廊对于彩色摄影作品的看法,这些收藏机构将视线从黑白作品转向彩色作品。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美国摄影师乔尔·迈耶罗维茨漫步在街头、乡间和海滩上,寻找生活中的五颜六色。1970年代,他对现代主义的领悟在“彩色摄影被接受为艺术作品”方面起到了促成作用。
优秀的照片是其创作者灵魂的反映。乔尔·迈耶罗维茨的照片混合着柔软和宁静---这两种性格特征,即使是警笛的呼啸声在纽约上西区震得人耳发聋,也不能打扰到最近的一次访问。迈耶罗维茨平静地坐在装着50年照片的书架之间,现在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打开这本包括他一生作品的书,深情地评述着它----作为一个摄影的老前辈。
有些朋友会认为新闻摄影和街头摄影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它们内容上的影响力能够持续的时间是其价值表现,街头摄影会融入摄影师的心态、情感,来记录不定时长的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区的文化、发展、变化。这也是Joel Meyerowitz能够坚持半个世纪走在街头上最真实的动力。
街头摄影的存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并非在街头留下可有可无的影像便叫做街头摄影,虽然对内容并没有上纲上线的要求,但至少诸如曝光、构图、对焦等“摄影元素”一定要认真负责,再来将街头摄影上升至艺术的范畴。不像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命题性,街头摄影的自由程度很大,完全是摄影师发自内心的自我行为,没有组织和机构会为此支付薪酬,但却是整个社会变迁的记录。
乔尔·迈耶罗维茨的一系列宁静和沉思的彩色照片摄于马萨诸塞州科德角,迅速成为20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摄影书籍之一,为彩色摄影和媒体接受艺术世界开辟了新的天地。现在,在三十五年后,光圈很高兴地把这个经典书籍再版重印。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浏览器自动填表软件 www.teamczy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