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14日,由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暨刘大为艺术奖评选活动”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原标题:这是属于青年的舞台 ——山东美术馆举办第三届“青未了”山东高校毕业生作品展
7月14日,由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山东美术馆、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承办,山东各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山东教育印务中心协办的第三届“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暨刘大为艺术奖评选活动”在山东美术馆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山东美术馆名誉馆长刘大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季缃绮,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等领导出席开幕活动。
一年一度“青未了”,展览+奖项扶持优秀人才
“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是山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年度常规展评活动,面向山东全省各高校应届美术专业毕业生开展,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3届。在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的支持下,自第一届开始,即设立了配套奖项——“刘大为艺术奖”,用以表彰和奖励优秀青年艺术人才。
本届展览得到了山东省美术院校及毕业生的积极响应,自2016年5月征稿以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经过各高校遴选推荐,共收到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壁画·综合材料、陶艺、视觉传达八大类472件作品。6月底,展览初评、终评工作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共有238件作品最终入选其中,60件优秀作品参与第三届“刘大为艺术奖”的角逐,争夺10个最终获奖名额。
7月14日上午,第三届“刘大为艺术奖”评选工作在山东美术馆进行,刘大为和展览终评艺委会专家共同遴选出获奖作品10件。随后,又评选出“优秀奖”获奖作品20件,“提名奖”作品30件。至此,第三届“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暨刘大为艺术奖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全部产生。
改进评选机制, 引领“大美术”完善发展
第三届“青未了”在汲取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评选实际,从评选程序、评委结构和参选种类三个方面进行重大改进:在评选程序上,初评申报作品由原来的作者自由申报改为各院校自行组织评审后申报,作品质量大幅提高,且明显表现出各高校人才培养特点;在评委结构上,由原来指定评委进行评审改为建立由全省42所高校推荐的18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的评委专家库。初评、终评通过随机抽取评委评选的方式进行,极大提高展览的公平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参选种类上,由原来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壁画、综合材料六大画种的基础上,新增陶艺和视觉传达两大画种,提升了展览的覆盖面和学校的参与度。
此次展览成果喜人,参展作品质量大幅上升。开幕式上,山东省领导在听取本届展览评审汇报后提议:2017年的“刘大为艺术奖”获奖作品由10件增加至20件,以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创作优秀作品。这一提议得到了评审专家和展览主承办方的一致认可。刘大为表示,设立“刘大为艺术奖”的初衷,旨在鼓励年轻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继承传统、突破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作品。本次评出的10件获奖作品,范围涵盖七大画种,作品内容多样,有关注人民生活、有表现时代特色、有表达开拓精神、有进行多元探索……每件作品都具有鲜明特色,饱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他强调:“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画种加入‘青未了’,更多青年作者参与其中,使‘大美术’的展览理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完善。”
山东美术馆馆长柳延春表示:“山东是美术大省,美术人才众多,但也存在着人才外流严重的情况。为此,我们希望通过举办‘青未了’这类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基础性展览,挖掘有潜力的美术人才,对他们进行培养,打造形成我省青年美术创作人才队伍,通过‘自我造血’的方式推动我省美术事业发展,加快我省由美术大省向美术强省迈进。”
勉励后学,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第三届“青未了”开幕的消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幕式当天,共有近2000名观众参加开幕式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刘大为结合多年创作经验,勉励青年作者首先要明白“艺术为谁创作”以及“如何去创作”的问题。他强调说:“艺术为人民而创作是艺术家需要坚守的最基本的原则。”他同时表示,除了必要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多方面的修养、勤奋刻苦以外,创新精神更是青年艺术家身上不可或缺的特质。
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力克代表参赛院校感谢省文化厅、省教育厅为全省美术院系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这一难得的展览展示平台。他表示,“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已成为反映山东美术事业的品牌性展览。它对于高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学校而言,“青未了”已成为我省美术院系展示教育教学成果最为直观的平台;第二,对教师而言,“青未了”成为各高校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探索教学规律最为可行的平台;第三,对学生而言,“青未了”成为青年学子展示个人才能,规划艺术道路最为客观的平台。“青未了”必将为山东美术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备人才保障。
山东师范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孔新苗对青年作者艺术道路方向的选择给予建议,他认为年轻人不要害怕缺乏方向性,要勇于尝试不同的路径。第三届“刘大为艺术奖”获奖者王亚东、王梦柯、杨顺廷等也纷纷表示,“青未了”这个展览平台使自己树立了信心,特别是前辈艺术家的热情指导,更坚定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和艺术理想。
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崔文涛 王真真)
王梦柯 化境 国画
侍传军 创意瓦猫 陶艺
李宁 岁月 国画
王永明 海之子 油画
王亚东 夜巡 国画
(责任编辑:晓兰)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