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7年1月19日至1月23日,“一带一路”中国名家走向世界艺术展在张雄书画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参展艺术家陈俊携精品力作亮相。
张雄艺术网讯 2017年1月19日至1月23日,“一带一路”中国名家走向世界艺术展在张雄书画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展览汇集了刘大为、徐里、贾又福、王来文、格鲁什科·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维奇等近100名海内外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作品以精选品质,专业水准,本土资源,国际视野为理念,涵盖国画、油画、水彩、雕塑,规格极高、阵容强大,凝聚厦门特色的闽南文化、海洋文化,向世界展示独具特色的人文之美,推动中国名家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的艺术文化交流,开启“一带一路”历史性的文艺盛筵。展览期间,参展艺术家陈俊带来的作品以其强烈个人水墨风格,获得了观者的一致好评。
“一带一路”中国名家走向世界开幕庆典现场高朋满座
“一带一路”中国名家走向世界开幕庆典现场高朋满座
陈俊参展作品
在80年代中期李小山提出"中国画已穷途末路"说,吴冠中则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艺术思潮。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当今社会里,面对艺术新思潮的冲击,中国画如何介入当代,如何在多元文化中实现中国画的特征以及价值认定是艺术界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艺术家陈俊一直以来致力于处理好绘画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对立的辩证关系原因所在。艺术家认为“观念更新并非出自时髦,也不是抛弃传统,而是整个艺术界及接受艺术的社会群体面临的选择”。
《时令景观·溪山兰若图》 宣纸 水墨 丙烯 矿物 局部
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艺术家在对传统水墨的当代性转换上,不断尝试着新材料和新技法,他的创作也已经突破了中国画技法与题材的限制,注重笔墨独立表现的深层美学意蕴,与传统程式大异其趣,呈现了带有很强的个人气息的水墨语言与艺术面貌,弱化了传统笔墨的评判标准,对观念的表达更加具有当代性。
陈俊 |《经典·今典 之九》| 160×118cm | 宣纸 水墨 丙烯 矿物色 | 2015年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浩如星海,对于艺术家而言,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非常熟悉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从作品构图能够清晰地判断出文化来源。对于这些文化资源,并非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进行了重新的诠释与解读,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今社会文化融为一体,以古喻今。作品《经典·今典 NO.9》所引用的古代绘画原型是北宋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通过与古典原型拼贴式的并置,可以看到无论是北宋山水画刚硬的皴法、雄浑的气势,都被代表当下的、具有消费文化特征的视觉符号遮盖得毫无踪影,只留下古典的图式和复制品,犹如传统精神的躯壳。因此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既有传统的因素,也有当代的因素,古今交融,借古喻今。
《古典今事 之一》 宣纸 水墨 丙烯 局部 2014年
《空相 之四》 纸本 综合媒介 2016年
《现场 之三》 纸本 综合媒介 2016年
艺术家简历:
实验水墨、新水墨代表性艺术家陈俊:1977年出生于湖南岳阳200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 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厦门、北京。
个展:
2014年 昨夜的城市, 798时代空间海西事业部 厦门
2015年 古醉今迷 名泰空间 北京
部分群展:
2016年 绘事后素——中国当代艺术展 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美术馆,伦敦
2016年 出发:重庆to巴黎——新水墨 新面貌,巴黎
2015年 无声诗-中国当代水墨创作展 ,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香港
2015年 南京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 南京书画院 南京
2015年 Ink Asia(水墨艺博) 香港会展中心 香港
2014年 “青年艺术100” 北京
2014年 南京国际美术展 南京
2013年 “凯撒艺术新星--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13年 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 广州 南京 上海
2012年“微观与精致”中国首届工笔与水墨研研究展 保利博物馆 北京
2012年 英国‘约翰 莫尔’(中国)新绘画大赛,上海油雕院,上海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