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扩大提升画院社会影响力,向世人展示大美四川的魅力,由四川天娇大熊猫画院和四川九寨画院联合举办的“庆祝画院成立十周年书画展”将于12月18日开幕。四川天娇大熊猫画院、四川九寨画院院长童昌信将携作参展。
张雄艺术网讯 为扩大提升画院社会影响力,向世人展示大美四川的魅力,由四川天娇大熊猫画院和四川九寨画院联合举办的“庆祝画院成立十周年书画展”将于12月18日开幕。据悉,书画展将征集两院画家以及特邀全国名家共百余幅作品参展,通过以九寨和大熊猫为主要题材的作品向世人展现大美四川。四川天娇大熊猫画院、四川九寨画院院长童昌信将携作参展。
童昌信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美。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的直线性和可感性,童昌信的作品无疑是一次视觉的享受。他创作的一幅幅彩墨九寨山水画景色秀美,神韵丽质,一树一石,一山一水亲切、自然、质朴,充满着自然的机趣,将九寨沟的形和神韵跃然纸上。唐人张彦远说过“象物必在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乎立意”,故童昌信先生在创作中非常注意形的塑造。为此,童昌信做到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十数年来,不分春夏秋冬,进沟采风写生,九寨沟的山山水水之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因着对九寨山水的热爱和执着,他的九寨山水画,或宁静,或欢奔,既不脱落红尘,又有那么多原始洪荒的气息。在一笔一画所塑造的美感中,倾注了他对九寨沟的情意。
对于自己创作的熊猫作品,童昌信是自豪的。从法国传教士发现第一只大熊猫的邓地沟开始,追溯着熊猫出现的痕迹,途径乐山,峨眉山,都江堰,卧龙,四姑娘山,一直到九寨沟,童昌信探寻了其中的每一寸天地。用心真正去感受、了解熊猫,然后去创作它。今年5月初在巴蜀艺博会上展出的长卷《生生不息》是童昌信前后耗时7年,于2015年完工的代表作。这近100米的长卷描绘了从夹金山一直延展到九寨沟的秀丽风景,散落其间大小熊猫,或嬉戏玩闹或酣然睡觉,栩栩如生,憨态可掬,仿佛走进了神奇的九寨山水和大熊猫自然生态栖息地。
《生生不息》
当今的艺术不免有点“哗众取宠”味儿,可童昌信走的却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艺术之路,就如同蒋东生老师评价的:“童昌信先生话不多,为人处事都很低调,但却极重感情,处事非常认真,历经磨难,但仍保持一颗纯朴的心。待人率真,表现在画上则是画风朴实、不华取宠,但他性格坚毅,认准的路,他会坚决地走下去。”童昌信的作品每一幅都是以水墨打底,在水墨之上渲染重彩,与西画先做草稿再上油彩的手法类似,故此他的作品会引来一些争议。但童昌信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无论技法,使用的材料,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笔墨应该随着时代有所发展。因此童昌信没有固守于“长城”,而是试图探索发挥西画的色彩优势与传统水墨山水联姻,这是一条艰难的之路,因为这有悖于所谓“传统”之路。在十数年的探索与努力后,他的画终自成一体,个人风格非常突出,看不到一点点嚼别人馍的痕迹,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从“传统”的桎梏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彩墨画之路。
作品欣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