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诗意的彩瓷 长沙窑瓷器艺术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7-26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丹菲 张茜茜

摘要: 兴起于八世纪末、九世纪初的长沙窑,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品种,打破了当时制瓷“南青北白”的格局,初步形成青、白、彩三足鼎立之势。在7月23日,长沙窑瓷器艺术展首次赴京,于北京艺术博物馆集中展示173件(套...

原标题:灿烂瑰丽长沙瓷 《诗意的彩瓷——长沙窑瓷器艺术展》在京开展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这是一首描绘长沙窑烧造盛况的诗。兴起于八世纪末、九世纪初的长沙窑,将南北釉上、釉下彩融为一炉,成为彩的集大成者,打破了当时制瓷“南青北白”的格局,初步形成青、白、彩三足鼎立之势。——我国陶瓷史上如此重要的一个品种,在其遗址被发现60年后首次赴京,于北京艺术博物馆集中展示173件(套)展品。


2016年7月23日,由北京艺术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共同组织的专题展览《诗意的彩瓷——长沙窑瓷器艺术展》开幕,展览从装饰与工艺两个方面入手,呈现了长沙窑瓷的三大特点:南北工艺的融合、与西亚文化的结合以及首次将书画应用于瓷器。当天下午,学术报告会在湖北大厦举行,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国、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陆明华和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分别做了主题发言,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做了报告总结。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新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等专家、领导和学者等共50多人出席了会议。


据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介绍,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大量南迁,很多北方的制瓷工艺传到南方。此时长沙窑出现了白釉瓷,这是一种不同于北方白瓷所施透明釉的乳浊釉。来自北方唐三彩的模印贴花工艺和在瓷胎上施化妆土的做法,以及釉上彩工艺,都被南下的窑工带到了长沙铜官一带。长沙窑同时也吸取了许多南方窑特别是岳州窑及其前身湘阴窑的技艺,比如釉下彩技法、龙窑烧制等。


长沙窑蕴含许多西域文化元素,包括造型、装饰手法、装饰纹样等,如受萨珊波斯金银器影响的模印贴花纹样往往涂成褐斑,以彰显装饰图案。此次展览就有多件这样的器物,包括一件体现西亚风情的胡旋舞图案双系壶和一件椰枣图案双系罐。


文字和绘画在瓷器中找到新的载体,是从长沙窑开始。长沙窑瓷器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有动物、花草、人物、山水、云气、建筑等各类题材。工匠们还大量用诗歌、警句来装饰瓷器,有的瓷器上甚至包含有校对符号。


本次展览将于10月23日结束。


(责任编辑:灵燕)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