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返响:蟾蜍山计画于7月9日在北京开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7-07 来源:新浪收藏

摘要: 7月9日,返响:蟾蜍山计画将于妙有艺术开幕。纪柏豪说:“返响”意指对当下事件或行为的反馈,透过声响流动回应周遭的状态变化。

 原标题:返响:蟾蜍山计画将于妙有艺术开幕


返响:蟾蜍山计画海报

返响:蟾蜍山计画海报


 返响:蟾蜍山计画

 艺术家:纪柏豪

 展览时间:2016.07.09-08.09

 开幕时间:2016.07.09 16:00

 展览地点:妙有艺术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创意广场B区


 艺术家自述:


 “声音”是时间性的产物、是终将消逝于空气的能量形式,“聆听”则是以空间为载体、全然现场且难以再现的经验,並受环境变化与外在扰动的影响。“返响”意指对当下事件或行为的反馈,透过声响流动回应周遭的状态变化。


 在“蟾蜍山计画”中,回收而来的弃置或现成物,扮演了喇叭膜片的角色,经由震动传感器成为“扬声物件”,延伸空间与材质本身的共鸣,与所处的声学环境交互影响。一小段弦乐长音在此系统中被放慢播放,逐渐融入於蟾蜍山周遭录制的自然与人为环境声响,在空间与物件中流窜、镜射、开展,逐渐失去连动性。物件的斑驳与缺损,会影响原有的声音纯度,形成一指向性模糊的环绕音场。观众可在空间中选择自身的聆听角度与方式,当共鸣被错置,听觉上的不协调感将带给听者微妙的聆听经验。


 夹杂于声响与物件所区隔出的沉浸式音场中,就如同在城市中偶遇一条神秘巷弄,散落着被弃置与遗忘的难解叙事,层层交织成一场群体记忆的聚合。对外人来說,那只是日常风景;但对村落的居民们来说,一砖一瓦都乘载着生命的记忆。


 “我想要用一首曲子去平复记忆和现实的矛盾,它们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拉扯,一如我们无法用今天去把昨天抹灭,也无法用昨天去把今天淹没。时间轴上的排列并不是感知当下的唯一规则,因为所有的回忆都凝结为现在。”


 与其说本计划是为平凡的日常物件创造新的声音,不如说是透过这样的介面,引导我们发现那些一直存在于生活周遭,却被人们於匆忙与庸碌中所忽视的景致。我试着去捡拾这些真实存在的故事与生命碎片,让物件与观者对话,去温柔地拥抱那些不知所谓的拉扯,揭示在遗忘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关于蟾蜍山


 蟾蜍山一带为“公馆”地名的起源,隘口地形为清朝時进出台北盆地的交通要道。紧邻蟾蜍山的”焕民新村“为台北现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空军眷村,沿等高线而建,是台湾少有的“山城眷村”。“眷村”是指1949年至1960年代,中华民国国军及其眷属撤退来台后,政府机关为其兴建或配置的村落。许多未分配到眷舍的外省籍军人也在周边自力造屋,形成列管眷村与自立营造眷村共存的特殊现象。此地曾是台海空防的核心,紧邻空军作战指挥部,因军事管制而显少人为干扰。在长期低強度的使用下,相对于周遭不断涌现的现代化建设与繁华市容,此处像被冻结般、数十年如一日地被保存下来。坐落新店溪畔,阻隔城市的喧嚣,环河快速道路横切过天际线;比邻热闹的台大生活圈,却少有学子来此。它是都会边缘不合時宜的殊异风景、是被遗落的時间碎片。2013年,蟾蜍山同時面临閒置“焕民新村”将被拆除与居民遭提告迫迁的双重危机。老眷村在時代巨轮滚动下该何去何从,至今仍是台北都市更新进程中悬而未解的课题。


 蟾蜍山巷弄蟾蜍山巷弄


 蟾蜍山巷弄蟾蜍山巷弄



 蟾蜍山废弃房舍蟾蜍山废弃房舍


 蟾蜍山废弃房舍蟾蜍山废弃房舍



 蟾蜍山环河快速道路蟾蜍山环河快速道路


 蟾蜍山环河快速道路蟾蜍山环河快速道路



 关于艺术家


 纪柏豪,来自台湾台北。伦敦大学金匠学院音乐硕士、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学士。主要以声音为创作媒介,作品大致上涵盖但不限于电声作曲、装置、现场电子等形式。演出时常使用现成物与自制乐器,包含电子零件、日常与回收物件等。进行中的计画,多关注于感知、个体与环境间的交互关系,试图讨论人们如何聆听、解读与再现周遭声音,乃至声音如何介入空间的状态。曾参与荷兰V2动态媒体中心、巴黎西帖国际艺术村驻留项目,並以个人名义于台湾、伦敦、曼彻斯特、威尔斯、荷兰、巴黎、北京、银川、兰州、深圳与香港等地发表创作与演出。


(责任编辑:小饶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