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29日,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1912-1929)展于南京博物院开幕。102件罕见的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器汇聚一堂,通过精美的实物展示、交互的技术演绎、民国馆的场景融入这三种不同的展示方式,诠释民国时期...
原标题: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展览开幕
“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1912-1929)”开幕式现场照片
“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1912-1929)”开幕式现场照片
“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1912-1929)”开幕式现场照片
2016年4月29日下午,“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1912-1929)”展于南京博物院开幕。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吕斌先生、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李民昌先生、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张朋川先生、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邬烈炎先生、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安源先生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李民昌、吕斌、张朋川先生先后致辞。此次展览的展品出自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安源先生的个人收藏。
此次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大量观众前来欣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安源讲到:“作为中国瓷绘艺术之苑中的一枝奇卉,民国时装人物瓷器的制作时间不及同时代的月份牌广告画长久,它只经历了短短的十八春即告终结,其原因虽关乎时政、经济等社会因素,却未免令人深感遗憾。但就其艺术发展本身来讲,从其诞生伊始直达顶峰,其后则经历了逐渐衰落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短暂,却完整地体现在当时所有最主要职业画师的艺术创作生涯中。这也说明,民国时装人物粉彩瓷器生产年代虽只有短暂的十八年,但在艺术上却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从昌兴到衰落,完全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也正是由于短短的十八春,使得民国时装人物瓷器的总体数结有限,加之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战乱与“文革的摧毁,得以幸存者尤少,可谓落华散藻,零落人间。”
该展览的展厅分布于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民国馆、数字馆,展期至今年7月31日。102件罕见的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器汇聚一堂,结合当代展示理念,通过精美的实物展示、交互的技术演绎、民国馆的场景融入这三种不同的展示方式,诠释民国时期时尚人物的经典形象与瓷器彩绘造型色彩艺术,为广大市民与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民国范”十足的饕餮盛宴。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