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可居墨稿——王贵忱书法展”于2016年3月25日上午10时在广州图书馆展览厅隆重举行,本次展览将展出王贵忱先生自上世纪50年代初至今各类书法作品120余件,内容包括古籍的题跋、抄写的书稿、砖拓、砚拓及书写的对联和...
原标题:学养深厚从从容容 书风醇古不急不厉
王贵忱题写的《山海经跋》
王贵忱书法展在广州图书馆举办——
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与广州图书馆承办的“可居墨稿——王贵忱书法展”于2016年3月25日上午10时在广州图书馆展览厅隆重举行,本次展览将展出王贵忱先生自上世纪50年代初至今各类书法作品120余件,内容包括古籍的题跋、抄写的书稿、砖拓、砚拓及书写的对联和诗词等,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先生不同时期的书法风貌和整体的艺术成就。
被潘景郑先生誉为“辽东魁奇之士”的王贵忱先生是当代的著名学者,一九二八年生,辽宁铁岭人。一九四五年参加八路军,一九四九年随军南下。转业后任汕头市交通银行、建设银行行长。一九七八年历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广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负责人。一九九四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广州大典》顾问。
他的治学范围囊括历史学、钱币学、文献学以及金石书画等诸多领域,于广东地方文献的保护与研究着力尤多,著述宏富,编著和参与整理《先秦货币文编》、《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屈大均全集》、《中国钱币文献丛书》、《可居丛稿》、《可居室藏钱币文献图录》等书籍。先生治学之余于小楷、行书着力甚多,小楷私淑钱玄同、魏建功,远追晋人和北魏写经;行书远宗二王,复入苏轼、董其昌以至罗振玉、谢无量,形成醇古淡雅、不急不厉、纯任自然的书风,有浓郁之书卷气。王贵忱先生一九八四年参与创办了《岭南书艺》,积极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和研究。周叔弢先生曾对王贵忱书法评价道:“先生书法,质朴厚拙,毫无侧媚之态,世人或不易知也。”
王先生书法具有浓厚的书卷气,这无疑是其深厚学养的一种呈现。其书写内容也与其学术研究密切相关:早年的作品几乎都是以题跋的形式出现,主要题在王先生收集的各种古籍里,内容反映其在不同领域的研究心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先生常以写经体抄录自己的文稿和题写金石拓本,其代表作是其钱币研究论文《吴泉说》。尽管王贵忱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以诗词、联语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但题跋却一直是其极富个人色彩的书写符号,并持续至今,本次展出的作品《题猴王、松鹤二砚墨本》、《录〈二十七松堂集〉高纲序并跋》、《龚定庵自书诗卷跋》,以及今年之《战国魏四龙祥云大型画像砖跋》等作品均为此特色呈现。据悉,本次展览开幕期间举行了《王贵忱书法集》首发式,展出作品均收录于该书中,这也是其个人的第一本大型书法专集。本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12日。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