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穆穆曾侯——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特展》展品共300余件(套),有青铜礼乐器、玉器、陶器、兵器、车马器等,反映了最新的郭家庙考古发掘成果。
原标题:“芈”字鼎首次展出 使用者身份和芈月相似(图)
郭家庙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分为郭家庙墓地和曹门湾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墓地。2002年11月、2014年底至2015年1月,湖北省考古所对郭家庙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对曹门湾墓区的发掘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近年来我省考古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湖北省考古所对曹门湾墓区进行了二期发掘,此次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襄阳市博物馆、枣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穆穆曾侯——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特展》即是将最新的考古成果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展览展品共300余件(套),有青铜礼乐器、玉器、陶器、兵器、车马器等,反映了最新的郭家庙考古发掘成果。其中曹门湾30号墓出土的10件钮钟,为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音乐性能成熟的编钮钟,五音齐备,是曾侯乙编钟的先声,也是出土后首次展出。
对于观众倍感兴趣的“芈”字青铜鼎,省博工作人员介绍,“芈”姓作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是春秋时期楚国祖先的族姓。据《史记·十·楚世家》记载:“芈姓,楚其后也……”《芈月传》中,主角芈月的历史原型芈八子,是楚、秦联姻嫁到秦国的楚国女子,后成为著名的秦宣太后。此次展出的“曾侯作季汤芈鼎”于2002年在枣阳郭家庙墓区出土,是古时的一种食器,形状敞口、翻沿、附耳、圆底、蹄足,上腹部饰窃曲纹,腹内壁三行10字铭文:“曾侯作季汤芈媵其永用”。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2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