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工业在场:2015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亮相湖北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9-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摘要: 2015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主题为“工业在场”,展品内容包括对当代工业发展、当代新型工人风貌进行记录。其中,30%的作品采用了装置、影像等数字交互技术,延伸了版画的艺术语言,成为展览亮点。


  原标题:2015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 从“工业叙事”到“工业在场”


  8号线幻想NO.4(版画) 40.5×56厘米 2013年 秦一婷

8号线幻想NO.4(版画) 40.5×56厘米 2013年 秦一婷


  9月12日,“2015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版画艺术研究院、学院、自由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本届三年展主题为“工业在场”,展品内容包括对当代工业发展、当代新型工人风貌进行记录。其中,30%的作品采用了装置、影像等数字交互技术,延伸了版画的艺术语言,成为展览亮点。

  对于今天而言,工业曾经是一段厚重的历史,工业版画也曾经是一个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艺术现象。以史学的角度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深入生活”“再现生活”到80年代中期以后的“关注生活”“表现生活”,随着整个社会环境和艺术生态环境的改变,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改变。从今天的艺术来看,“关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艺术批评的需要,因为当代艺术已经不再是一个旁观者对于他人生活的记录或叙述,生活也不再是只需要艺术家去“深入”或“体验”,生活即是艺术,艺术本身也即是生活。那么对于工业版画这个曾经在艺术需要“深入生活”的发展阶段有着独特文化意义的艺术现象,在当代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工业版画兴起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近半个世纪里,真实而生动地记录着中国社会工业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版画”的概念经历了由“工业题材”到“工业身份”的演变,艺术表现也发生了由反映工业生活到表现工业景观的转换。在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史上,很多优秀的版画家都创作过堪称经典的工业题材作品,然而检索与工业版画相关的历史文献,会发现关于工业版画的理论文章在80年代以前很少,这说明当时工业版画在理论上尚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工业版画”概念的正式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末,是和工人业余版画创作群体的大量涌现与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专业版画家的工业题材版画和工人业余群体版画家表现生活的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工业版画的发展图景。

  从图像的角度阅读工业版画的经典作品,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多表现大的工业生产场景,强调人在工业化进程中改造自然、改变世界的伟力;80年代中期以后的作品则多表现工业相关的符号,强调工业发展本身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前者强调的是人的存在,后者强调的则是工业所代表的特殊历史进程。到90年代中期以后,工业版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虽然“工业版画展”等活动仍时有举办,但其社会和学术影响力却已不可同日而语。从根本上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一大批版画家或调入专业院校,或到专业院校进修,都拥有了学院教育的背景,工人版画家的身份逐渐淡化;二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工业曾经的核心地位不再,群体的凝聚力渐渐弱化;三是很多工业版画作者也不再专注于工业题材的表现,工人版画创作群体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作者跻身普通版画家队伍,频频入选全国美展和版展,一部分作者则因技术水平和专业修养有待提高而归于沉寂。

  近年来,在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宋恩厚先生的努力下,工业版画再次焕发新机,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各地成立的地方性版画研究院已达30余个,湖北美术馆、大连中山美术馆以及山西阳泉都确立了常设性的工业版画展览和研究项目,从社会学的角度为工业版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从创作现场来看,欲保持工业版画长远的发展,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题材选择上,大多数作者或者表现工业的生产场景,或者描绘抽象的工业符号,但多是过去的经典场景或符号,与当下存在某种疏离感;二是在艺术表现上,大多数作者还是在沿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与时下科技发展为版画提供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三是在对“工业”概念的理解上,多数作者还停留在“大工业生产”这一传统工业概念上,与今天后工业时代以科技进步为表征的工业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四是当下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让很大一部分作者已经不再熟悉自己的表现对象,无法深入到工业生活的本质,在情感上自然也就无法真切地表达。因此,今天工业版画所缺少的,正是主体与环境、存在与时间、可能性与必然性之间的整体关系,如此也导致了工业版画创作中“工业”的缺席。

  当我们今天重提“工业版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什么是工业版画、如何拓展“工业”与“版画”概念、如何重建工业版画的整体关系等让工业版画重新“在场”的问题。本质上,版画本身即是工业发展的产物,诚如工业版画生动地记录着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一样,版画本身的发展也印证着工业文明的进程。因此在今天,工业版画既不是一个单纯的题材概念,更不是一个特殊的身份概念,而是一个关乎版画语言的本体概念,“工业”与“版画”无疑是切入问题的关键。所以,作为湖北美术馆的品牌展览项目,“2015第二届工业版画三年展”从史学和批评的双重角度入手,沿着首届三年展的脉络,并遵循当下艺术从“艺术再现”到“艺术表现”再到“艺术参与”的发展趋势,由昨天的“叙事”到今天的“在场”,探讨什么是当代工业版画的问题,同时拓展工业与版画概念的边界。“在场”在这里一方面指当下艺术家通过艺术的方式对于社会发展进程的同步参与,同时也包括观者对于作品的最终完成以及展呈方式的互动参与,更重要的是通过去蔽和揭示达到事物的本身。在这一目标导向下,本届三年展打破了传统的工业版画概念,取消了学院、画院、群体的分野,将从当代艺术角度出色地运用版画媒介、偏重社会性、与工业相关的优秀版画作品全部纳入进来,注重作品的实验性以及展览本身知识生产的可能性,让展览本身成为一件作品,对工业版画的存在和发展问题进行思考和阐释。

  (作者为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