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上海市民史料实物收藏展的“抗战珍存”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8-15 来源:文汇报

摘要: 日前,“抗战珍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市民史料实物收藏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拉开帷幕。近800件由普通市民珍藏的史料、文物占据了整整四个楼面,它们真实记录了上海军民可歌可泣联...


  原标题:上海市民史料实物收藏展今揭幕 800件珍存记录军民抗战壮举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这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战役,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以血肉之躯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今天,“抗战珍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市民史料实物收藏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拉开帷幕。记者昨天在布展现场看到,近800件由普通市民珍藏的史料、文物占据了整整四个楼面,它们真实记录了上海军民可歌可泣联手抗战的壮举。


  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旧笔记本陈列在展厅显眼处,它的纸张边角微微卷起、落满了岁月的痕迹,凑近看,几行苍劲有力、用毛笔写就的字映入眼帘——“同胞应以生命贡献国家,抱定为国效死之决心,与暴周旋到底。”


  “这是抗日名将谢晋元的手迹。”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透露,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日军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形势十分危急。谢晋元受命率领士兵留守闸北,几番激战后于次日凌晨进驻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与日军鏖战4天4夜,击退敌人6次进攻,上海市民知道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英勇杀敌的消息,纷纷奔走相告、观战助威。上海市商会还特地委派一支由11名女童子军组成的进步学生队伍,冒着炮火前往慰问。其中一名女童子军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请谢晋元留言以励国人。谢将军慷慨挥笔,留下了至今仍让人动容的壮志豪言。


  当前线军队慷慨激昂地殊死奋战时,普通百姓又经历着怎样的生活?市民吴榕美带来父亲吴联膺的日记,记录下了他们一家及亲属在战事中的感受和生活状态。比如,在8月13日当天,他在日记中写道:“那么紧张凄闷的一天!早起就听说昨夜已有战事,九点出去给青岛打电报时,街上更是一团纷乱,往卡德路(今石门二路),三板厂新桥、苏州河边一带巡视,街上有美国兵巡逻,新桥已被美兵布防,据说苏州河上桥梁都已不准通过,难民由船摆渡,河上就是一片拥挤、惊慌、哭喊,河这边的穷难民也尽是猬集马路上……”


  吴联膺当时是上海美专一名学生。他住在普恩济世路(今进贤路)232号的一幢小楼里,这里属于法租界,当时虽未被战火殃及,但战争还是给他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惶恐: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没有出门;怕日本人施放毒气,紧急购买防毒面具、做防毒准备,全家男丁分若干组轮流守夜;而从屋顶上望出去,四周皆是轰隆的炮火声,大火照红了半边天……


  即便如此,上海的市民并没有畏惧,他们奋起抗争,主动捐款,上前线慰问战士,打杀汉奸。“母亲是家里最兴奋的人,听说空军殉国那么难过,听说胜利又那么喜笑着。”吴联膺在日记里透露,由于战争持续时间长,担心前线将士冻着,许多妇女动手为他们缝制衣物,连大户人家的小姐也参与其中。在1937年9月19日的日记中,吴联膺写到,这天是中秋节,“七点就起了……向母亲、哥嫂等贺节。云、芬、婕、雪等侄女都来了,好几个千金给前线将士做棉背心……”


  经历了这段岁月的洗礼,几年后,吴联膺奔赴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这组辗转大江南北半个多世纪的珍贵日记也最终转到了他的后辈手中。吴榕美说,“我非常愿意把它们拿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真实历史。”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