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月25日,由中国民生银行全额捐资建设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落成开馆并携“民间的力量”展览精彩亮相。同期“民间的力量展作品征集大赛”颁奖典礼举办,评委会大奖及31名金银铜奖获得者揭晓。
原标题: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呈现“民间的力量”
一座体量宏大、设计前卫的银白色建筑伫立在人们眼前,它在鲜活地诠释着激发人们对于艺术的热情与想象的期望,它正在期待着为北京及至中国的艺术生态带来新的气象。历经3年的筹备和建设, 6月25日,由中国民生银行全额捐资建设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落成开馆并携“民间的力量”展览精彩亮相。同期“民间的力量展作品征集大赛”颁奖典礼举办,评委会大奖及31名金银铜奖获得者揭晓。
继先后捐资创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后,中国民生银行践行文化艺术与公益事业结合的新成果,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表示:通过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艺术展示和交流平台,以支持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交流、创新和发展,致力于让更多机构关注艺术事业,推进社会进步,在这充满浓郁艺术气氛的建筑里,也诠释着民生银行关注文化公益、推动艺术传承的文化责任。与之相伴,本次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以“民间的力量”为主题,正是源于当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间的力量对于中国社会变迁与进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过去3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30年,当下全国又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民间的力量的唤醒和迸发一直作为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融入其中。为此,旨在更好地激发艺术家面对民间社会,记载绚烂多姿的民间生活,书写社会转型期中众多民间团体和个人生生不息、默默耕耘的“逐梦”身影,中国民生银行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特别发起和举办首届“民间的力量”大展,并以近200件作品的超大规模,分为“征集竞赛单元” “特邀单元” “田野考察创作计划”三个部分共同呈现这一主题。
“征集竞赛单元”的作品征集于2014年10月10日启动,历时约3个月,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截至征集结束,展览组委会共收到8539件作品,展览组委会会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会从中筛选出300件作品,再经由特邀专家评审团选出97件作品参展;同时,经由“最受公众喜爱作品”评选约两个月的网络票选, 200多万人次投票选出20件作品进入“最受公众喜爱作品排行榜” 。最终,共有88件征集作品脱颖而出参加“民间的力量”展览展出,唐明伟的《矩形框》 、张琳的《宁静的混响》 、司建伟《淘·离》 、张彬《仲夏夜之梦》等体现当今中国社会的思想与情感、关切与担当的艺术佳作以布面油画、丙烯、水彩、综合材料、雕塑、录像、摄影、装置等多样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
“特邀单元”邀请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极具代表性、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参展,展览尝试从“民间作为身份” “民间作为元素和符号” “民间作为艺术方法论”三方面遴选和梳理作品。黄锐的《街道生产组的补绣女工》 、王克平的《沉默》 、杨诘苍的《飘逸的城市》 ……76位艺术家的94组作品源于民间的力量的承载与表现;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史的书写和见证者,他们也在用自身的行动和创作生动地代表和诠释着30年来民间的力量的落地与生发。
此外,展览还以别具一格的形式展现了“田野考察创作计划”单元。该计划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自2014年11月组织发起,支持四组有着丰富田野调查与创作经验的年轻艺术家和学者,深入民间,分别在青海、贵州、西藏和安徽四地以第一手资料书写不同场域下的民间创造,记录来自田野现场的社会现实,思索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据了解,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场馆的前身是改革开放之初来京设厂的中国内地首家外资企业北京松下彩管厂。现在,改建而成的美术馆既呈现出立体抽象的现代艺术形态,又彰显了视觉张力和灵动的自由精神,由多个不规则几何盒子构成的展馆主体结构,内部分设多个不同大小的展厅,展馆面积约8200平方米。“将一个废弃的工厂,变成今天这样一个模样”其建筑设计师朱锫说:“我觉得美术馆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呈现艺术家的作品,实际上,它更应该是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舞台,艺术家来到这里可以产生创作激情。这个建筑实际上是为了创作而生的,也是为了公众而存。 ”
面对未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说:“希望我馆能够成为一个融学术性、先锋性、公共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艺术馆,也期待它能够成为让所有的艺术工作者向往的舞台,成为让社会公众喜欢的圣殿,成为一个以艺术的名义提供社会交往和激发创造想象的自由空间。”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