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册府千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7月10日揭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7-0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洋

摘要: 7月10日至8月10日,“册府千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将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展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将海内外私人藏家所藏的珍贵古籍集中展出,包括30位藏家收藏的百余件作品。


  原标题:民间珍贵典籍展出 单纸140厘米长敦煌遗书罕见


  7月10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将举办册府千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将海内外私人藏家所藏的珍贵古籍集中展出,包括30位藏家收藏的百余件作品。它们或版本稀见,或写刻美观,或流传有序,迭经宫廷、名家收藏,丰富多样,充分体现了海内外藏家较高的收藏水准。


  单纸140厘米长敦煌遗书罕见


  展览的30余件敦煌遗书和佛经类展品中,隋代写本《大般涅槃经》,不但首尾完整,纸墨字体俱佳,更令人称奇的是,其单纸长度均在140厘米左右,反映出隋代造纸工艺的高超水平。据国图专家介绍,敦煌遗书中纸张有如此长度者,全世界目前仅存6件。


  另一件重要藏品是8世纪至9世纪时期的写本《大悲启请》,采用细麻线四组八眼装订,整齐精致,保存完整,对研究中国唐五代时期书籍装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手书的《金刚经》、明代藏文泥金写经《八千颂般若经》、清末金陵刻经处精雕佛教版画等,件件精美绝伦。


  世存唯一西夏文“字典”展出


  展览的经部中,有一本西夏文《择要常传同名杂字》也非常珍贵。它相当于西夏文的常用字字典,对西夏常用字词加以音译、解释,目前国内外仅存此一部,是西夏文古籍中难得一见的世俗文献,反映了西夏时期刻书、印书面貌,具有重要文物、文献价值。


  展览的史部藏品有30多种,其中宋刻元明递修本《宋书》《北齐书》等具有很高的文物、文献价值,且极具观赏性。其他如《通志·艺文略》《通鉴总类》为天禄琳琅插架旧物,弥足珍贵。


  此外,子部藏品多为稀见品种,其中明嘉靖六年(1527年)司礼监刻本《大学衍义》是明内府藏书,有崇祯帝朱由检作跋,实属罕见。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本草纲目》重修本也将在展览上亮相。


  大多藏家将护送珍品参展


  由于此次展览的展品都是私人收藏,藏品背后的收藏故事也格外吸引人。


  宋嘉定六年(1213年)淮东仓司刻《注东坡先生诗》,不仅迭经名家收藏,还身负多段佳话典故。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翁方纲曾因该书,将自己的书斋名改为“苏斋”;到了民国著名收藏家袁思亮保管此书时,其家宅失火,袁思亮几欲为其殉身,由此可见藏家们对此书的珍视之情。


  另悉,很多藏家还将亲自护送自己的宝贝前来参展。国内著名藏家庐平、侯晓强,香港著名藏家叶健民,台湾著名藏家王水衷,美国著名藏家艾思仁等,均有望出席与展览同期举办的“海内外民间珍贵古籍收藏与保护座谈会”,共同探讨如何促进民间古籍收藏良性发展,并探讨加强古籍保护的方式。


  此次展览自7月10日至8月10日,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免费展出。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