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鲁本斯与他的遗产”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欲望”,“力量”,“暴力”,“优雅”及“同情”。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说道:“鲁本斯对于人体及肉感的把握,用色用笔及画面的张力都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家。”
原标题:谁继承了鲁本斯的艺术“遗产”?
最近在伦敦特展云集,如在大英博物馆的维京展,国家画廊的伦勃朗作品展及印象派作品展。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也举办了"鲁本斯与他的遗产”展览。
鲁本斯是十七世纪佛兰德斯的代表巴洛克画家,他的作品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大尺幅油画而闻名于世。本次展览将他的作品与多位从十七世纪至今的画家作品并置对比,研究鲁本斯的画作对于华托,康斯太勃尔,透纳,杜米埃,培根,毕加索,雷诺兹等画家的影响。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欲望”,“力量”,“暴力”,“优雅”及“同情”。展览从图象学的角度出发来布展,而没有按照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来划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忽视了鲁本斯对于肉体生动的描绘,也忽视了他无比精彩的用色与笔触。
在展览的第一个部分中,有一幅康斯太勃尔描绘彩虹的风景画《诗篇》,旁边就是一幅鲁本斯的风景画,上面也描绘了一道彩虹。这样的对比中有什么深层的内在涵义没?在展厅的另一边有一幅描绘马车正在下山的作品,这是庚斯博罗的作品《收获的马车》(1767年)。在这幅作品旁边也展出了鲁本斯的一幅作品,也描绘的是同样的场景。展签上写道:“庚斯博罗或许曾经看到过鲁本斯的《马车》,或者见过摹本。他一定也很熟悉鲁本斯的杰作《 有马车的夜景》。”除了这种显而易见的影响之外,本次展览似乎并没有更进一步探讨鲁本斯的深刻影响。
这样的展览方式虽然没有提供深层面的学术研究,但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大师杰作的视觉盛宴。至少本次展览是为数不多的展览勇于将大师的作品与后世的画作并置,并探索鲁本斯对于后世的影响。本次展览的策展人Jenny Saville说道:“鲁本斯对于人体及肉感的把握,用色用笔及画面的张力都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家。” 卢西安·弗洛伊德,培根以及YBA的莎拉·卢卡斯的作品显然从鲁本斯的作品中受到了启发。展览将持续到4月10日。(来源:Hyperallergic 编译:孟媛)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