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题:“光明中国”王林厦门巡展,总策划:康明义,时间:2015年元月24日至元月29日 开幕:2015年元月24日下午15:00,地点:张雄书画院美术馆(厦门市思明区湖光路12号 南湖公园南门西侧)
主题:“光明中国”王林厦门巡展
总策划:康明义
时间:2015年元月24日至元月29日 开幕:2015年元月24日下午15:00
地点:张雄书画院美术馆(厦门市思明区湖光路12号 南湖公园南门西侧)
主办:文化部民族博览杂志社、首都博物馆画院、光明日报画院、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厦门市文联
承办:厦门鸣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厦门鸣艺进出口有限公司
协办:张雄艺术网、厦门海峡书画产业协会、八友文化馆、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厦门莆田商会、石狮市莆田商会、上海市福建商会、上海市莆田商会、盈江福建商会、厦门古玩城、福建收藏家协会海沧活动中心、福建省古玩商会、福建省收藏文化协会、漳州台商投资区收藏协会、福建顶信拍卖公司、厦门易方达拍卖公司、厦门市中都拍卖公司、民生银行江头支行、上海鲤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厦门市英华盛/浩𠄘四特酒业、厦门八佰度演出设备公司
媒体支持:中国人民政协网、中国报道、新华网、光明网、新浪网、雅昌网、台海网、人民日报、凤凰网、张雄艺术网、厦门卫视、文化部民族博览杂志社、厦门日报、海峡导报等二十多家媒体
画家王林
画家王林,笔名养林,历任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光明日报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光明日报书画院院长、中国民族艺术艺术研究院院长、首都博物馆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参事室《中华书画家》副总编辑、文化部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总编辑、联合国世界和平文化大使等职。
1985年,王林投师漫画大师方成门下,近年来与恩师先后在上海、广州、青岛、北京、深圳、中山等地举办“方成王林师徒画展”,并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荷兰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巡演中国水墨人物画。他与98岁高龄的方成先生一起被《美术》杂志和国内评论界誉为“当代中国谐趣水墨人物画的代表人物”,引起国内外美术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王林应北京奥组委邀请为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各国元首手绘中国折扇,受到元首们的好评。2009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王林为钱文忠讲《三字经》和鲍鹏飞讲《水浒传》创作水墨人物画300余幅,已随两档节目在央视十套热播,引起广关注。2010年,王林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被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先生邀请出席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日世界文化论坛。
王林作品
画家王林擅长中国传统写意人物,尤以中国世代敬仰的吉祥人物画最为精到,他笔下的钟馗、寿星、弥勒佛、罗汉形象栩栩如生,以其独特的造型和韵味被书画界和收藏界关注和追捧。
王林的中国吉祥水墨人物画主打形象为民间流传最广的钟馗和儒释道的传统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吉祥符号”,被历代文人墨客热捧。
王林作品
自古以来,布袋和尚在中国即被视为弥勒的化身,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即以他为原型塑造。由于他的形象通常为脸带笑容,手提布袋,因此常常被商家认为带有欢喜、招财的意味,而视同财神供奉。钟馗就是和谐的象征,平安的象征,正义的象征,财富的象征,中国人把钟馗当作“门神”和“财神”世代敬仰。身着朱砂官袍,手持驱邪宝剑,满腮钢髯,怒目圆睁,外凶内秀,一身正气的钟馗被上至官员、下至百姓请进新居之中,悬挂于厅堂之上,寄托美好愿景。
王林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艺术评论家高全喜先生撰文点评:王林师承其恩师中国漫画泰斗、98岁高龄方成先生的绘画风格,其画风夸张传神,简约风趣,凝炼放达,惬意畅怀,点石成趣,化俗如禅,尤其是王林的水墨钟馗、红衣罗汉等以独特风格形成的个人符号,倍受业内关注藏家追捧。作为方成先生的关门弟子,王林既是中央直属媒体的职业出版人,同时又是活跃在中国当代画坛的实力派画家。双重身份,造就他深厚的政治素质和艺术修养,形成了画家心如止水,高雅脱俗,行笔大气,追求高远的人格和画风,使其作品在当下艺术市场更具升值潜力。王林水墨人物画作品在国内诸多大型拍卖会上均有不俗的表现,被香港大田画廊艺术总监黄启年先生评为近年来具有升值潜力、可大量收藏的中国画家。文化部艺术鉴定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王林水墨人物画目前平均市值为每平方尺10000元人民币。
王林作品
中国漫画泰斗、98岁高龄的方成大师为弟子王林亲书展览序言:
“老叟今年98岁了,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儿也是最喜欢的事儿,就是画漫画。战争年代漫画是枪,说的是讽刺也能当武器。和平年代漫画是手术刀,也能解决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当今和谐盛世,漫画已发展成两路大军,一路走向动漫,一路走进厅堂。走进厅堂是把漫画与中国传统水墨融合,以漫画的谐趣,水墨的泼洒成为当今画坛翘楚,进入了大雅之堂。王林是走进厅堂这一路的领军人物。”
“自古中土多豪杰,中原乃华夏文明中兴之地,春秋时期曾有纵横家鬼谷子王禅步道,盛唐时期王维开辟禅宗画派,现如今王氏后辈王林把禅宗与漫画、国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书法用笔入画,以大写意造物,诠释了禅境的空灵与深邃。”
画家王林,1985年投师漫画大师方成门下,在人民日报社旧宿舍小小斗室里,方成先生以“方家菜”(白菜炖豆腐)盛情款待这位来自河南、朴实谦虚的小伙子,接下来在老师及全国漫画前辈的支持下,王林把河南日报下属的《漫画月刊》杂志以每期发行40万册的数字叫响全国,被誉为“中国漫坛第一刊”。王林也是因为办刊的成功被中央组织部选调光明日报出版社担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他又以发行百万的“六角丛书”走上央视《新闻联播》。工作之余,王林不忘苦练画功,在方成老师30年的亲自辅导下,他终于走出一条禅意国画的路子。他与老师先后在上海、广州、青岛、北京、深圳、中山等地举办“方成王林师徒画展”,并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荷兰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巡演中国水墨人物画。与98岁高龄的方成先生一起被《美术》杂志和国内评论界誉为“当代中国谐趣水墨人物画的代表人物”,引起国内外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王林画得多、画得好,有灵气、放得开,这是方成先生多年来对他的爱徒王林不变的印象和评价。
王林博览东方哲学之经典,谙熟中国传统绘画之技法,兼收西方现代绘画之观念,是一位贯通中西的国画家。这种潜质在他的禅意国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繁复多样的万千世界在他的禅意国画中得以高度概括,使人们在驻足于他的作品前时,得以放下千丝烦恼与万般无奈。跟随他笔下的一花一叶体会自然的清雅幽远,感悟世间的悲喜冷暖。品读王林简约而率真的禅意国画,仿佛走进了“一花一世界”的如来禅境。
观看王林作品用笔夸张传神,凝炼放达,惬意畅怀,人物形象简约风趣。他喜画罗汉,这当然是因为罗汉多与“禅”相关,但是,观其笔下的罗汉,我们不难发现,他并不刻意用艺术的手法展现的“罗汉”以别于旁人,而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有罗汉一样的心境。“心静自然凉”,这是禅意,但也是所有人都应具有的一种胸襟。王林的禅意国画所折射出的是无数人追求的精神境界,更是一种享受。
王林在禅意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化繁为简、言简意赅的心物关照,并以此获得点石成趣的禅境愉悦,其花鸟、人物形象也因之愈发显得博大包容,浑然天成,几近达到返璞归真的状态。
长期的记者职业生涯炼就了王林对身边万事万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表达能力;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素养成就了他对中国画独特的艺术价值的判断和继承,使他在中国画概括、简约、炼意、谐趣方面有了扎实的根基,也使他的绘画作品有了迥异于他人的个性和符号性语言。王林既能荣辱不惊,感同身受地领悟心源,不仅在绘画上达到了内外交融、去伪存真的朴素境界,犹其可敬的是其在做人做事乃至生活和工作中,也能日益守恒地坚持着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恬淡随缘。
欣赏王林的画作是一种心灵的提升和净悟的过程,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情志的陶冶,更得见一个心如止水的“静”字。所谓“斜阳夕照,素案清茶,五色青墨,恬淡不发,胸怀锦绣,挥毫轻洒,一提一顿,佛心自华。”那种“心随笔墨走,禅自丹青生”的惬意更是令人过目难忘。
王林的画风清奇脱俗入禅境,这缘于其为人的谦和恭让,重德行,常怀感恩之心。王林常述“择善人而交,感悟智慧功德,犹如心悬明镜;观禅墨丹青以清明视听,品玉骨豪情以正德行。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