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现代性的传递与变异:三个亚洲案例》文献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11-21 来源:艺术中国

摘要: 2014年11月19日下午,《现代性的传递与变异:三个亚洲案例》文献展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举办。该展览将包括六件潘天寿代表作原作,展览展期为2014年11月18日至12月27日。


  原标题:《现代性的传递与变异:三个亚洲案例》文献展举办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2014年11月19日下午,《现代性的传递与变异:三个亚洲案例》文献展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举办。

  本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作为作为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与德国ZKM媒体与艺术中心合作研究项目《从现代化到全球化》在亚洲巡展的第一站,着眼于三位在亚洲艺术现代性进程中标杆杆性文化人物——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潘天寿、日本的东山魁夷,考察其最初的民族文化启蒙、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思考、以及对民族传统现代化之路的不同判断。

  作为本次展览学术顾问之一,潘公凯表示本次展览通过策划团队多方面努力,力争呈现西方现代性在传入亚洲继发现代性国家后的多元变异。本次展览作为第一站,希望将来能在更多国家进行展出。

  东山魁夷曾说,‘我一生下来就成长在“东”和“西”的联接点中。从东山魁夷的个案,或可体现“日本画”这一看似与欧美现代主义流派不大有直接关联的东方绘画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文化环境中,与西方现代性的传递有多么密切的联系。它的生成创意,正是现代性传递过程中与本土传统产生复杂反应的结果。 泰戈尔比他的同辈人对于印度文化有着更深刻热烈的感情,也对西方的传统与现代文化更深入广泛的了解,由此不能满意当时印度艺术对于西方的僵化因袭与对传统皮毛的矫饰呈现,而试图以“大破坏”来激活印度艺术。潘天寿对于中西“混交”,原本乐见其成,然而经历过杭州艺专取消“中国画科”事件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国画系改彩墨系”事件,他显然体会到中西“混交”在当时给中国画带来的“自我取消”之压力,遂提出“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主张,作为对同代文化人的“全盘西化”与“中西融合”主张的反思与再平衡。

  该展览将包括六件潘天寿代表作原作,展览展期为2014年11月18日至12月27日。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