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借建院30周年之际,“湖山掩映——浙江画院三十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首任院长陆俨少的《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浙江画院画师作品,以及部分优秀研究员、学员的作品等。
原标题:陆俨少《杜甫诗意图》首度完整公开展出
陆俨少《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局部)
陆俨少《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局部)
2004年陆俨少《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局部)拍出6930万元后,再没公开露面,此次是其首度亮相中国美术馆。
“笔墨幸得湖山助,入浙方知画意浓。”有着浓郁江南水墨文风的浙江画院已步入而立之年。今日,借建院30周年之际,“湖山掩映——浙江画院三十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首任院长陆俨少的《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浙江画院画师作品,以及部分优秀研究员、学员的作品等。该展将展至9月19日。
30年来在“湖山掩映”中发展创新
1984年浙江省成立了浙江画院,首任院长由陆俨少担任。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指出,从近代中国画发展的脉络体系来看,这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一南一北两家画院的掌门人,恰恰也是近代以来并称为“南陆北李”的两位中国山水画大师(注:1981年成立中国画研究院,今中国国家画院,院长由李可染担任)。如今,浙江画院迎来了成立30周年。一场集结了浙江画院院长、画师以及部分优秀研究员、学员的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
浙江画院方面介绍,此次展览命名为“湖山掩映”,主要原因是因地理位置上浙江画院位于杭州,于西湖山水环绕间,人文底蕴丰沛,故为“湖山掩映”。同时,“湖山掩映”体现出浙江画院30年的发展轨迹中,几代画师始终对于师造化的注重,尤其是从自然到所观,再到所思、所想的观照关系。此外,“湖山掩映”四字尤为能体现出浙江画院立院、办院的宗旨,这也就是戒骄戒躁,于自然天成间拉开距离,承接传统发展创新。
画师们呈现浓郁江南水墨文风
据介绍,该展分浙江画院首任院长陆俨少专题展、尽数风流——浙江画院30年·人物画、山高水长——浙江画院30年·山水画等部分,包括陆俨少《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潘鸿海的《水乡晨曲》、张华胜《山色空濛》、孙永《三味书屋》等作品。该阵容不仅有浙江画院老一辈画师的经典之作,也有中青年画师传承创新、开拓探索之作。其中陆俨少《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是首度完整地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
美术评论家王鲁湘指出,“笔墨幸得湖山助,入浙方知画意浓。”浙江画院的画师们就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水墨文风熏陶之下,开展自己创作的,他们既要“在水墨”,也要“被水墨”,因此,对水墨语言的敏感,从整体性上他们高于其他省市画院的画师,“中国画韵,全在墨中体现。浙江画院的几代画师,都在水墨上力争上游。”对此,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也指出,“浙江画院坚守在传统的学术标杆和法度之中,却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创作了大量技艺精深、热情讴歌时代的代表作,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画家,成为业界的知名品牌。”
除了展出创作成果外,该展还展出浙江画院30年一路走来的文献资料。作为浙江画院兴起与繁荣的见证,这些史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江当代中国画在辉煌中不断延续的发展历程。
(责任编辑:李桂芬)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