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非遗项目“花丝工艺”的芳华再续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4-17 来源:新华网

摘要: 4月16日,“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花丝工艺”项目在广东汕头潮宏基花丝博物馆正式启动。



 广东汕头潮宏基首饰博物馆内展示的花丝工艺品《花丝风雨桥》,这是目前存世体量最大、工艺最全的花丝工艺珍宝(4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花丝风雨桥》成品长达5.2米,高2米,采用350公斤白银和4公斤重的黄金做主料,辅以玉石,翡翠、玛瑙等珍贵宝石共计3万多颗,集7种花丝工艺技法于一身。


4月16日,一位观众在广东汕头潮宏基首饰博物馆内拍摄花丝工艺品《花丝风雨桥》


     4月16日,“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花丝工艺”项目在广东汕头潮宏基花丝博物馆正式启动。这是创新公益项目“稀捍行动”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而进行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汇聚企业投入、学术研究、艺术设计等方式,为行将消失的中国民族珠宝镶嵌技艺传承一份力。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又称“细金工艺”,是中国传统的宫廷艺术,是“燕京八绝”之一,其工艺复杂而且繁琐,大的工艺就分掐、填、攒、焊、堆、垒、织、编8种技艺。2008年,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丝镶嵌工艺对手工技巧和经验的要求极高,培养一名熟练师傅的时间短则十几年长则数十年,因此,许多年轻学徒望而却步,技艺传承面临严峻考验。


4月16日,花丝工艺传承师在广东汕头潮宏基花丝工作坊内展示花丝工艺中的掐丝工序。


     据统计,目前全国从事花丝镶嵌的师傅不超过50人,且都是以个人或作坊为单位,进行花丝镶嵌饰品加工。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